俄乌冲突打了快一年,这场延宕许久仍看不见大结局的冲突硬生生被拖成了消耗战,不管是参与双方还是背后拱火的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已经疲惫不堪,能源危机、通胀高企、制裁与反制裁都是一把把双刃剑,彼此伤害甚至深度影响到了世界经济复苏。
这场旷日持久的局部地缘冲突,俄罗斯与乌克兰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并且双方还在继续加大投入,这根紧绷的弦随时有可能断开,就看谁先撑不住,这场冲突就会进入尾声阶段。
届时,中美之间维持的“相对平衡”现状很可能会被打破,如果美西方国家从俄乌冲突腾出手来,他们会急不可耐地扑向中国,在围堵消耗遏制打压我们的同时给自己“回血”。
从目前俄乌冲突的现状和美国在背后的“微操”来看,美西方想要从乌克兰全身而退,调转矛头向东,还存在一定的变数,取决于三方面因素。
第一,俄罗斯的战争潜力还剩多少?俄罗斯作为老牌的军事强国,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家底,虽然近些年频繁被西方国家制裁,导致经济发展不尽人意,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慢,但军事实力不可小觑,这一点从俄乌冲突前期俄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可见一斑。
中期相对拉胯的表现是美西方国家缓过神儿后开始大力军援乌克兰,实际上这场冲突打到现在完全是俄罗斯以一己之力在对抗整个北约,难度可想而知。目前来看,俄罗斯方面攻击不足,防守有余,或许无力发起反击,但巩固当前战线没有问题。
第二,还要看西方国家能否心全力援乌。最近一段时间,美西方国家有了深度参与俄乌冲突的迹象,美国准备把先进的反导系统和主战坦克送到乌克兰,德国也妥协了,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
这些都是美西方不再隔岸观火,准备积极参与的重要信号,作为经济实力强劲的老牌发达国家,如果勾连在一起全力对付某个国家,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三,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布局情况。一直以来,美国都没有放弃在印太地区发挥影响力,从早年的所谓“第一岛链”,再到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推进美日军事同盟,试图组成亚洲“小北约”,同时极力拉拢印度,频繁打“台湾牌”,就是因为中国周边越太平,对美国越不利。
现阶段,中美之间关系有所缓和,这是中方保持理性克制,不想激化矛盾才有的“相对平衡”,我们希望与美国互相尊重,和平相处,互利共赢,一再强调中国从不以超越谁为目标,只想超越更好的自己。
美国以小人之心度中国之腹,执意把中国视为“最严重威胁”,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拉着盟友千方百计围堵遏制我们,经济上压不住中国,就打起了“以台制华”的歪主意,公然干涉中国内部事务。
新中国是从战火中获得新生,我们深知战争的巨大危害,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然不想跟美西方产生正面冲突,只不过事与愿违,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的韬光养晦和理性克制没有让美西方适可而止反而变本加厉。
另一方面,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制造业占据全球市场三成份额,在全球产业链上占据了中上游位置,接下来就要突破技术封锁,掌握更多创新科技,在更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
2022年中国的研发费用超过3万亿元,创新指数排名逐年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钱花在别的地方可能会心疼,但花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上,一点都不心疼,会体现在我们的软实力上。
毫无疑问,美国领先世界已经100多年,存量实力仍然强大,任何国家在面对美国的时候都会感到压力,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是打不垮的,面对挑衅和施压,始终坚守底线,用大国智慧和美国斗智斗勇,即便是美国的遏制打压,也没有阻挡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壮大。
中国唯有适时展现强大实力,果断亮剑,对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形成强有力震慑,在围堵遏制我们之前,先掂量一下自己够不够格,会不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中国热爱和平,一贯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从不主动挑起战争和争端,不搞军事霸凌,不对外扩张,不惹事也不怕事,但我们必须发展合理适当的国防力量,拥有强大实力才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原创文章,作者:张嘴说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