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755年,一场兵变势如破竹席卷大唐江山,天子唐玄宗仓皇出逃,至马嵬驿时,众臣谋杀心腹杨贵妃。死后,她所遗丝袜引发轰动,一时传为佳话。但真相如何,至今仍是谜。
这位貌美无双的杨贵妃,原是唐玄宗杨氏宗室之女,名杨玉环。生来美艳动人,又有才华,深得宠爱。她入宫后,唐玄宗溺爱日深,甚至废后另立贵妃。杨氏一族更是因此达到权力巅峰。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也难逃厄运。
她终究只是历史的牺牲品,而那传为珍宝的丝袜,又在何处?究竟是落入掘墓者之手,还是随她长眠荒野?
一、天生丽质 开启宫廷风流
公元712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一个朝气蓬勃的春日,杨玉环出生在长安咸阳的一个官宦世家。当日,皇宫放灯笼,民间奏乐跳舞,长安城里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景象。
杨家遥控唐太宗的后裔,世代为官。杨玉环的父亲杨国忠曾任户部侍郎,母亲出身门望族,兄弟姐妹也个个聪明俊秀。
杨玉环生得美丽非凡,秀外慧中。她皮肤如羊脂玉一般白皙,眉清目秀,黑发如云,柳眉撩人心弦。尤其是她水汪汪的秋波眼,仿佛能说话一般,勾人心魄。
不仅有着惊人的相貌,杨玉环从小就展露出非凡的才华。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作;舞姿轻盈曼妙,每一个眼神都那么摄人心魄;诗文亦造诣颇深,书写之作颇有气韵,可见她涵养的博大精深。
这样的杨玉环,自小便是长安城里的佳话。父母和兄弟都非常宠爱疼她,像捧在手心里那样呵护。杨家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早有人怀着奢望之想把眼光投向这位小姑娘。
十七岁那年,杨玉环的才华名声已然传开。她被选入宫廷,成为唐玄宗之子李瑛的妾。然而,她的姿色与才华,早已吸引了一道炽热的目光——那就是正在后宫寻欢作乐的唐玄宗。
二、深受宠爱 金枝玉叶
当唐玄宗听闻杨玉环的姿色后,立刻下旨将她纳入宫中。公元729年农历正月初一,杨玉环正式入宫,不久即受封“贵妃”。
此时的唐玄宗已五十有余,不再理会朝堂政事,整日沉溺在后宫佳丽之间。他早已厌倦了同一个皇后,开始频繁选新的宠妃。杨贵妃的入宫,正合了他的心意。
杨贵妃姿色动人,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风情。她面带微笑,眼波流转,便能勾起男人的狂热情愫。更何况她还有着过人的才华,无论是词曲创作、歌舞技巧,还是书画诗词,都让唐玄宗欲罢不能。很快,杨贵妃便成为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朝政军国大事,统统丢在一旁不管,唐玄宗只想着与贵妃在后宫尽情嬉戏。
他甚至亲自为杨贵妃创作了一曲《霓裳羽衣曲》,亲自教她这个舞蹈。曲中“千舞万歌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的歌词,可见唐玄宗对贵妃的狂热宠爱。每当杨贵妃穿上轻薄的舞裙,翩翩起舞时,唐玄宗便如痴如醉。她的每一个眼神流转,都牵动着唐玄宗的心;每一个舞步摇曳,都令唐玄宗神魂颠倒,完全沉浸在艺术的梦幻世界里。
为了取悦贵妃的口味,唐玄宗甚至命人不远千里,从南方运来新鲜的荔枝。当时荔枝是稀有的奢侈果品,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只为让杨贵妃尝到南国佳果的鲜美滋味。
当时的人也因此讥讽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和溺恋,可见一斑。朝中自此也多了不少闲话饭后谈资。
三、金枝玉叶 杨家荣华
在这温柔乡中,杨氏一族也因杨贵妃而飞黄腾达,达到了权力和荣华的巅峰。杨贵妃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分别是杨氏、杨桂枝和杨翠華。她们原本只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嫁给了一些青云直上的官僚。但自从杨玉环入宫后,她们的命运瞬间翻转。
杨氏很快就被封为淑妃,其夫张嘉福则拜相国;杨桂枝被封美人,杨翠華被封贵人,她们的丈夫也个个高官厚禄。每月都能从国库里取得十万贯的俸禄,平白无故地富裕起来。
而杨贵妃的三弟杨国忠,更是一跃成为宰相,封为魏王,权倾朝野。杨氏一族皆因杨贵妃而如鱼得水,荣华富贵。
甚至杨贵妃的远亲,都能沾了这层光环。杨国忠的儿子杨炜娶了唐玄宗的孙女昭仪公主;堂弟杨惟柔娶了河东郡主;堂叔杨昌宗的儿子杨昕娶了范阳郡主。一时间,杨氏家族格外兴旺。
四、劫数难逃 白绫绝命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面临空前的危机。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命运的车轮在这一刻骤然倒转。
此次出逃的路上,唐玄宗心中忐忑不安。他深知此番乱事与自己荒淫无道、玩物丧志有直接关系。如果没有杨贵妃的纠缠,自己也不会这样荒废朝政,来到今日的田地。
在马嵬驿短暂歇息时,禁军统帅陈玄礼等人来到车驾前,坚决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他们认为这场叛乱的根源就是唐玄宗迷恋杨贵妃,不问朝政。现在唐王朝岌岌可危,正是想扭转局面、重新振作的关键时刻。
面对众臣的压力,唐玄宗理亏,也无可奈何。他心中虽不忍杀贵妃,却也难保全她周全。最终,他点头应允,命人在佛堂前的梨树下,以白绫勒死了杨贵妃。
杨贵妃才华横溢、风华正茂,本应比他人含笑倾国倾城,哪料一朝气数已尽,竟只活了短短38岁便遭这般悲惨的厄运。她那曼妙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喉,也只能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这一刻,唐玄宗心如刀割,悔不当初。然而时轮不可逆转,言语已无力回天。他只能痛苦地闭上眼睛,不忍再看白绫勒断那鲜美的生命。
五、丝袜流传 真相成谜
杨贵妃死后,她生前穿的丝袜也传为佳话。据说,死那夜,一名老妪正巧路过,见证了全部经过。众人散去后,她悄悄捡到杨贵妃的一只丝袜。
这老妪显然颇有商业头脑,她看出这可是贵妃的物什,极具纪念价值,定能引起轰动。於是她搞了一个展览,声称这是杨贵妃生前穿的丝袜,任何人只要付百钱,就能凭吊一番,借此发家致富。
当时的文人学士们平日里寡淡无聊,一旦有新奇的玩意儿,都争相观赏。几经传颂,这件事就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虽然一开始有人怀疑真实性,但众人都想亲眼看看这传说中的丝袜,以增谈资。
这老妪就这样靠贵妃丝袜发了笔小财,一时间传为佳话。但也有人说,丝袜并未流落民间,而是被唐玄宗留下,作为追念杨贵妃的信物。
这只丝袜后来传至文人手中,留下诗词记载,成为一段美丽的传奇。但真相如何,至今不得而知。杨贵妃的丝袜是否真的还存在人世,亦成了历史的一个谜。
六、风流佳话 真相难明
杨贵妃那曼妙的舞姿和倾国倾城的风华,至今仍可在古画与古诗中一一回味。但她的丝袜最终何去何从,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历史往往难辨真伪,这段传奇也不例外。丝袜是否为老妪所得或留在宫中,都只是传说。兴许它早已湮灭在战火与尘埃中,永远失落。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历史背后一道亮丽的身影。杨贵妃那动人的歌舞,她与君王的恩爱,都已成为千古绮丽的佳话。而她生命的真相,其艰辛与不幸,也令后人再思人生无常。
结语
历史留下的永远只是一缕传奇与亮点。真相与细节,终究难考。我们只能从这传奇中,感叹生命的脆弱,并汲取人生的智慧。
时过境迁,杨贵妃与她的丝袜早已物是人非,归于尘土。我们能做的,只有缅怀这段传奇给后人留下的一点温暖与思索。
原创文章,作者:赵赵的期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54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