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训练空海一体战,解放军有两把尖刀,歼-20绝非孤军奋战
近年来,美国政府出于对中国综合国力持续稳步发展的恐慌和焦虑,开始不断以公开力挺台独”的言论和动作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国家主权正面临严重威胁和挑战,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正在成为可能性越来越大的选项。
1、轰-6K携弹战巡台岛,空军已成近海联合作战的主导力量
想要战胜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强国及其仆从同盟的武力干涉,仅靠海军力量显然是不行的,需要各军兵种联合作战。随着当今高技术信息化战争样式和特点的演变,空中力量在联合作战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尽管战时参与近海联合作战的空中力量将由不同军种的航空部队组成,但空军无疑将是实施空中作战的主力和空中联合作战的核心。
近年来,解放军空军轰-6K轰炸机曾多次与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组成混合编队,在东海、日本海等东北亚地区有关空域实施联合空中战略巡航,显示解放军空军轰炸机部队的远程作战能力与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语。
解放军空军曾一次性出动8架轰-6K轰炸机和4架歼-16战斗机,穿越第一岛链进入台湾以东空域开展作战演练。相关评论认为,这表明解放军空军轰炸机部队已将近海反舰作战和打击远距离敌陆地目标作为必训课目,作战训练重点已经转向海洋。
鉴于单架轰-6K可挂载多达6枚远程巡航导弹或“鹰击”-12,8架轰-6K则可一次发射48枚巡航导弹或“鹰击”-12,能对远距离陆地或海上重要目标实施高密度导弹突击。而解放军空军轰炸机群深入台湾以东空域开展战巡飞行,俨然是在演练战时与部署在这一海域的海军航母作战群实施针对外来武力干涉行为的联合作战行动。
2、歼-20改变中国近海军事形势,F-22活动范围被压缩
此前国内新闻曾报道,解放军空军前线作战部队装备的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战巡东海、警巡南海已成常态化。而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披露,美军F-35与解放军空军的歼-20曾在东海上空近距离接触,并对歼-20及其指挥和控制体系印象深刻。
在歼-20服役之前,由于主战装备与美军F-22和F-35存在代差,即使在中国近海空域,中国海空力量也无法建立反击外来武力干涉的作战优势,正因如此,美军频频对我实施惆吓。而随着歼-20的源源服役,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近海空域,中国近海空域的实力和形势悄然发生变化。
综合多方面消息分析,歼-20的隐身性能接近美国F-22而优于F-35,但歼-20的综合航电系统及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远超十年前服役的F-22,而与近年来量产的F-35相当;相比以制空作战为主的F-22,歼-20拥有更大的载油量和续航能力,在无空中加油状态下具有更大的作战半径和任务范围,而相比侧重对地攻击的F-35,歼-20则具有空战机动性优势。
作为隐身性较强的空中作战平台,战时歼-20前出近海空域,将对敌预警机及空中加油机等重要目标构成较大威胁。由于它们对歼-20的有效发现距离相对较近,并且难以无缝隙地部署掩护兵力,一旦受到歼-20攻击,这类大型目标极难脱逃。
若是将预警机及空中加油机置于后方安全空域,则势必降低其对前方F-22及F-35等一线兵力的支援、保障能力,甚至造成其一线兵力主要活动范围被迫后移。
这也意味着歼-20积极前出近海空域可形成对我方非常有利的战区态势和形势:有效压缩F-22及F-35的活动范围,并迫使敌方海上作战平台在任务能力方面有所顾忌,大大减轻我方海上以及岸上防御作战压力。毫无疑问,歼-20的战力已经具有对中国近海军事形势和态势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变化的能力。
3、美国“空海一体化”作战对中国没用
2009年,五角大楼首次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美军认为,由于中国“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增长,美军要履行维护盟国安全。基于此,美军提出“空海一体战”理论,该理论旨在整合美国海空军战力并联合亚太盟友维持该地区的军事优势,战时运用各种作战手段和方法,以空、海军一体化作战力量为主,积极夺取主动权,遏制或击败对手。
然而有观点指出,在解放军的反介入预定战场,由于距离中国本士比较近,解放军能够投入大量陆基战斗机、轰炸机、水面舰艇以及潜艇兵力装备,并且能够得到反舰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隐身战机以及无人作战飞机的支援,实施背靠大陆的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实际上具有近海持续作战的主场优势。
而美军在西太平洋海域实施“空海一体战”,不仅需要更加牢固和分散的基地,而且需要更多先进的潜艇、反潜和水雷战平台、新的远程常规攻击系统以及航母和其他主要水面作战武器和攻击机等。这些都耗资巨大,预期成本将大大超过军事行动产生的预期效果,而以目前美国军费开支状况根本无法满足。
再者,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解放军在主要作战海域、主要作战方向、主要作战部队已经相继建成指挥自动化系统、侦察预警系统、海空数据链系统等信息网络,以及覆盖近海水面、水下和空中的大范围立体化作战系统,其功能包括信息处理到辅助决策,全面辅助决策,攻防作战指挥,对空、对潜和对海作战等,实现了从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的转变,使解放军逐步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近海大范围空、潜、海多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
此外,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使任务能力已经不再局限于侦察、监视等方面,开始向远距离攻击、隐身突防以及“蜂群”作战发展。当大量作战无人机同时源源不断地投人近海战场,并不计损耗地持续攻击、摧毁整个战区敌方海、陆目标时,无疑将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战争样式。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空中力量运用实践表明,以隐身飞机和无人作战飞机为代表的现代先进航空兵器,其战技性能及作战效能已经使战争中攻防武器系统的作用与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当然,这一全新联合作战体系还需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走向成熟。
总的来说,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快速发展成为一支拥有较高信息化武器装备水平,具有现代联合作战能力,并以全新面貌和姿态面向海洋的强大现代化国防力量。尽管在总体规模和部分装备技术领域,相比世界最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完成捍卫国家安全、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
原创文章,作者: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47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