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3岁还不会说话,能送幼儿园吗?要想娃早说话,父母要做三件事
有位妈妈在网上求助:孩子3岁了,一直是奶奶在老家带着,本来该上幼儿园了,可奶奶说孩子还不会说话,幼儿园不收,该怎么办?
不太清楚这位网友所说的不会说话是孩子一个字都不会开口说,还是说的不清楚、只会说简单的字词,不会说句子。但正常情况下,3岁的孩子应该可以和大人进行日常对话,像吃、喝、要、出门、拿东西、大小便等等,这些基本上可以无障碍交流了。
所以,这位妈妈首先应该做的是带孩子去儿童医院检查一下,看看孩子不会说话是不是生理原因导致的,然后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及时干预。
孩子多大开始说话?
小孩开始说话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开口说话早,有的孩子开口说话迟一些,但一般都在7到18个月之间。
一般开口说的头一个字都是“爸”这个发音。有些人会很疑惑,整天都是妈妈带的多,第 一次开口竟然叫“爸”,其实是因为“爸”这个发音对孩子来说比“妈”的发音简单而已。
孩子开口说话晚,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早点开口说话,可是也有一些宝宝已经过了2岁,但仍然不能开口说话,让父母着急。
孩子开口说话晚,有可能是生理病导致的,也可能和孩子的生长环境有关。
身体和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慢的小孩一般开始说话较晚。
先天不足或缺乏营养等原因也可能导致语言发育缓慢,开始说话的时间较晚。
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没有语言环境,孩子缺少交流,也会说话晚。
就拿前面提到的孩子来说,奶奶在老家一个人带着孩子,估计孩子的语言环境也不会太好,一般老人只能满足孩子的一日三餐,其他的就很难有保证了,所以,如果孩子每天所处的环境都是安静的,语言很少的,那孩子的语言系统就不会发育太好,这样的孩子通常比较沉默寡言、性格内向。
要想孩子早点开口说话,父母要做到:
一、抓住语言发展关键期
孩子成长中每一项能力都有其关键期,2-5岁的时候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八、九个月开始咿呀学语,在两岁左右,进入口语表达关键期,3岁左右口语表达变得丰富,然后在4-5岁,进入书面语言敏 感 期。
父母要多观察孩子,如果孩子两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就要及时带孩子去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病理性的,如果不是病理性的,那就说明父母给孩子创造的语言环境不够,父母就要适当增加和孩子的语言交流互动和游戏。
此外,口吃问题也多在2-5岁间发生,此时期也是预防该病的较佳年龄段。
二、父母语言的力量
《在父母语言》一书中,作者经过大量的实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词汇量增长得越快,孩子日后测试出来的智商会越高。而且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语言会影响孩子数学、空间推理和读写能力的发展,以及孩子自身行为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所以,孩子语言发展的早晚、好坏和父母有着直接关系。
我们需要在孩子0-3岁这段语言发展黄金期,多和孩子说话,别担心孩子听不懂,孩子会看着你的嘴型、听着你的声音去学习如何发声、如何说话。
即使孩子还不会开口说话,他听到过的词汇会储存在他的大脑里,为以后出声说话做准备。
三、给孩子创造交流的环境和机会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可以多和宝宝说话交流,说话时可以变得有趣一点,要看着宝宝眼睛说话。
每次讲话之前,可以叫一下宝宝的名字引起宝宝注意,然后拿出一个物品,然后告诉宝宝这是什么。
我家宝宝小时候,我和婆婆就经常对着宝宝说话,哪怕喂个奶、换个尿布,我都会和宝宝说一说,我们该吃“饭”了、妈妈要给臭宝宝换尿布了,拿着气球,我会告诉宝宝这是气球,一个红色的气球。
真是因为我和婆婆每天这样对着宝宝“唠叨”,我家宝宝很早就开口说话了,而且吐字清晰,词汇量很大,大家都说宝宝嘴巧。
孩子大一点,就要多带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让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给孩子创造语言交流的环境。
孩子说话晚,也不一定就是生病了,也可可能就是天生说话晚,但作为父母还是要及时观察孩子,及时排除生理性迟语的可能。
排除了生理原因之后,同时父母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缺少互动与交流?陪伴孩子的质量是否有待提高?如果从小多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多给孩子讲故事、坚持亲子阅读,孩子的语言发育能力不会这么迟缓。
话题讨论:你家孩子多大开口说话的?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原创文章,作者:希望今天遇见的育儿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47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