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衢州交警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名为《今年全市已查获酒醉驾624起,其中女司机25人,有你认识的吗?她们最高的喝了多少?》的文章,引起热议。
文章内容涉及624起酒醉驾案件,但只公布了25位酒醉驾女司机的姓名、车牌号、违法时间和地址、实测值等信息,599位酒醉驾男司机的信息却未被提及。不少网友表示:酒醉驾女司机只占总数的4%,却在网络上被“公开处刑”,未免有失公允。
在此之前,广州茂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交警在查处酒驾68起,醉驾30起的前提下,只公布了7名女司机的信息,并大肆渲染女司机酒驾的危害。近年来,与“女司机”相关的话题更是频上热搜,俨然成为“马路杀手”的代名词,这不禁让人质疑:难道酒驾带来的恶劣影响,还会因性别不同而有高低之分吗?
在网友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下,衢州交警删除了文章,并道了歉。但公众关于“性别歧视”的争论并未随之停止。
其实衢州交警这次被质疑“性别歧视”,不冤。众所周知,酒醉驾只是个体行为,无关男女,不应该按照性别粗暴分类。官方通报专门挑女司机曝光,还在标题里使用“有你认识的吗”“她们最高喝了多少”等调侃意味的话语,确实有性别歧视的嫌疑。
衢州交警作为执法部分,按规定披露执法情况无可厚非,这对保障公众知情权,以及教育市民群众遵纪守法有积极作用。但是,曝光女司机信息、自动“隐身”男司机的行为,不仅会造成新闻的以偏概全、降低政务媒体的公信力,还可能会潜移默化加深受众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进一步激化两性矛盾。
同时,此次衢州交警的“翻车”事故也给政务发布敲了一个警钟。当下,公众注意力稀缺,部分基层单位在探索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文风日益活泼,“网言网语”也日益普遍。但是,政务发布代表的是官方态度,它作为政府部门和民众之间的桥梁,既是服务公众、树立形象的窗口,也是照出管理水平的镜子。因此,基层单位在发布政务信息时,应该尊重事实、字句斟酌,把握好“严肃”和“活泼”的尺度,还要警惕个人情绪和偏见,做到“只论是非”“不分男女”,既要创新文案增加“流量”,更要端正态度传播社会“正能量。
作者:杨倩
编辑:天府一街小乔
原创文章,作者:一品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4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