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走在这人世间就总免不了要犯错误。唯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犯错后选择逃避推卸责任;有些人则是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承担错误下的后果。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在官场上两次辞职,仍笑对生活的孟学农。
孟学农于1949年出生在山东蓬莱,那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正处于建设阶段,所以那时的人民心里只有一件事:抓紧建设新中国。在这种氛围下,孟学农在心里告诫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参与到建设新中国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去。
因为心里怀揣着伟大理想,孟学农学习格外认真,大学毕业后更是选择继续学习。直到硕士毕业,孟学农这才被分配进了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进厂之后的孟学农被安排在基层,学历高的他却没有因此轻视怠慢自己的工作,在面对工友时谦逊温和,对待工作时认真严谨,一致得到了工友与领导们的认可。因为自身能力过硬,进厂不久的他就被委以厂团委书记的职位。
孟学农在他的从政生涯里可以说是一步一脚印,扎扎实实,从1983年担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到1993年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再到2003年担任北京市市长。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寒门子弟用二十年的时间走到了祖国首都市长的位置,这期间的辛苦与不容易可想而知。
上任后,孟学农始终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敢懈怠一分一毫,可意外总是悄无声息地降临。就在孟学农担任北京市市长的这一年,非典突然席卷全国,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孟学农马上开展防疫工作。可疫情无情,在非典快速传播之下,孟学农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此凋零。
在疫情结束后,孟学农反思自己,认为自己在疫情防控上有所缺失,并决定引咎辞职,主动向党中央请辞,辞去北京市市长这一职位。
高位请辞的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选择到其他领域里为百姓服务。孟学农被调到南水北调工程后,主动学习专业知识,面对自己不懂的专业词汇,更是虚心向自己的下属请教。在南水北调办,孟学农待了四年。在这里,他还是以往一样务实求真,亲力亲为。跑遍大大小小的县城村庄,只为得到最精准无误的测量数据。
顶着巨大压力的孟学农决定“复出”,2007年的8月,他担任了山西省委员。在调研了山西的各行各业后,孟学农发现山西的矿场虽多,但矿场普遍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为了利益,不少矿场的安全措施都不达标。
孟学农在2008年1月正式担任山西省省长之后,将矿场安全生产作为工作重心,为了解决矿场的安全生产问题,孟学农做出不少部署安排。可问题哪能一夕之间就能解决,还未等孟学农完成这项改革工作,就有噩耗传来。
襄汾一矿场发生尾矿塌陷事故,数百名矿工被埋地下,生命垂危。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孟学农便赶赴现场指挥官兵救援。这场矿难最后还是有277人丧生,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为了承担责任,孟学农再次请辞,他的政治生涯也就此落幕。
记者曾这样提问孟学农:在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政治生涯里,却没能大展拳脚,自己想要做事没能做完,会觉得遗憾吗?他这样回答:我心里装着群众,装着事业,一直努力工作,尽心尽力,也算不上遗憾。
他在意的从来不是名和利,他在意的只有人民和国家,所以他一直以一颗最纯粹的心工作。哪怕淡出官场,自己也不会因此失落,丧失对生活的热爱。他会闲逛菜市,享受午后阳光;他还会自驾游,感受新疆的辽阔。他始终不忘初心,始终是那个坦坦荡荡的孟学农。
原创文章,作者:小春说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4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