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没有丝毫的夸张和引申。
没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
这些年,围绕在社会当中的荒唐事比比皆是,很多人已经见怪不怪,其背后的逻辑也让人匪夷所思,这是一场戏剧性的变化,就围绕在你我的身边。
最近这段时间,城管频繁的登上热搜,在互联网的热度上面居高不下,就连一些主流媒体也发文抨击,“一些地方的城管手未免伸的太长了,管的未免太宽了,管的也太细了”
按照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从2月7日到2月12日,陆续有网友在互联网各大平台反映,当地的城管已经在各大街道挨家挨户撕毁春联。
从图片上来看相关的工作人员正在各大街道,几人为一队撕春联,手法很娴熟,动作很利落。
但这种简单粗暴式的治理思维和应对方法,迅速引起了互联网上的热议。
很多当地的居民表示不理解。
街头巷尾的环境,需要一些整体美观,这是大家心之向往的愿景,但绝不是以撕下春联,这样才能创造整洁美观的现象,春联不仅是我们特有的文化传统,也是很多城市当中年味的最佳体现。
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到今年过年时分多地开始放烟花、放鞭炮,足以证明一些人已经意识到对我们传统节日的保护势在必行。
一些简单粗暴式“一刀切”的治理办法,绝不符合大家的愿景,更是违背了初衷,很多网友在互联网上反映之后,一些当地的回复也让人瞠目结舌。
“不服你就去投诉”
简单的一句话,既寒了当地居民的心,也暴露出队伍当中素质堪忧。
这样的形式主义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事情登上了舆论热搜,有关部门进行的回复更加的让人不能容忍。
“创新文明城市”,“整治市容”。
这背后所暴露出来的是简单的机械式形式主义。
难道撕下一张张春联就能让城市文明吗?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都清楚,文明城市的标准应该是以人为本,绝不是表面光鲜亮丽。
主流媒体怎么说?
“撕下的是春联,损害的是人心”
无独有偶,海南三亚一段城管执法人员的监控视频又登上了热搜。
画面显示,一名小男孩儿正趴在自己家店铺的桌子上面写作业。
正在这个时候,四五个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向他走来,示意小男孩儿离开,之后将桌子折叠起来,并且收到了执法车辆上
视频曝光之后,很多网友质疑这样没收小男孩的桌子是否合情合法?
因为小男孩在自家的店铺桌子前写作业,恰恰暴露了小男孩本就堪忧的学习环境,父母要挣钱,小孩要学习,两者在现实当中已经有了分歧,让本就堪忧的学习环境更加的雪上加霜。
偌大的一个城市,难道容不下一张课桌?
如此的讲文明,讲城市的容貌,早已经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初衷,无论任何政策的标准执行,都应该从人本的方向来考虑。
收掉了小男孩儿的课桌,实际上正是寒了广大群众的内心。
毫无疑问,这是冷冰冰的执法思维,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恰恰暴露了执法当中缺少了温情,更少了人性化。
简单的将问题归结于店主超出店外经营,这样的说法和做法势必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这是一种“甩包袱”、“和稀泥”的手法。
除此之外,最近这几天还有一段视频流传在网络,各大主流媒体也有报道,山西运城城管公开宣誓“不吃拿卡要”
从视频当中来看,口号喊的非常整齐,但是网友的评价却是两极分化。
作为公职人员,“不吃拿卡要”本应该是本职工作的义务,难道还要拍摄视频进行表态吗?
这样的行为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无论是撕毁春联,还是没收小孩的课桌,或者是整体喊口号不“吃拿卡要”,这些问题通通暴露出来在城管队伍当中存在了严重的形式主义。
我们可以从此类事件当中看到一些部门不作为的态势,在面对一些问题时走形式主义。
摒弃了务实的态度,缺乏较真的工作流程,在工作当中流露出“懒惰”的苗头,不认真,不务实,不较真,不思考一些问题,通通机械式的走流程。
冷冰冰式的机械流程,显而易见的形式主义,一件简单的问题,只去“做”而不去“想”。
仿佛按照标准答案来执行。
这样的作为怎么能让广大的群众满意?
满意度又从何而来?
偌大的一个城市,容不下一张书桌,偌大的一个城市容不下几张春联,这样机械式的形式主义,完全是不可取的。
缺乏人文关怀又不让大家不能满意,导致在行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过于死板,这也限制了本身的发展和创新。
希望一些工作人员能够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思考,不要将这种机械式的形式主义,一直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只会让大家心寒。
原创文章,作者:一品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3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