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重兵围攻,上官云相接令,说红军“人少、钱多、速来”?

【图解五次反围剿系列10:主席布两路疑兵,红军绝地反击】

作者:薛参谋

蒋军重兵围攻,上官云相接令,说红军“人少、钱多、速来”?

上一期我们说到,红军从闽赣边界千里回师到达兴国后,立功心切的中央军立刻向红军围了过来,3万红军被围在兴国北面一块名叫高兴圩的狭小地带上。

主席选定从富田打开一条血路冲出去,然后再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打破“围剿”。

但是,红军刚一出发就发现情报有误,陈诚部2个师已经先于红军到达富田。

保险起见,主席带领红军重新折返高兴圩。

蒋军重兵围攻,上官云相接令,说红军“人少、钱多、速来”?

原定计划

主席重新分析了蒋军的情况,现在兴国北面有赵观涛的第6师;崇贤有蒋光鼐的60师、61师;富田有罗卓英、陈诚的第11、14师,这些都是老蒋嫡系战斗力很强,打不好就要全军覆没。

上面这些还只是第一梯队,外围还有2个师向宁都前进,3个师在龙冈、黄陂、广昌一带,1个师进驻广昌,蒋军里外两层把赣南围了个水泄不通。

现在唯一的希望只有打东面上官云相的47师和郝梦龄54师的主意。

这2个师是地方部队,战斗力偏弱,现在正在兴国东面的良村、莲塘一带。上官云相是上一次“围剿”的老熟人了,在第二次“围剿”中,他的部队就和红军交过手,被红军在富田和白沙吃掉一个旅。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即使上官云相战斗力弱,他和周围四路蒋军之间挨得太近,枪一响,其他蒋军还是能迅速包围红军。如果不想想办法把其他蒋军调开,这个仗还是没法打。

说句题外话,十九年后的皖南事变,蒋军的前线指挥官就是上官云相。

蒋军重兵围攻,上官云相接令,说红军“人少、钱多、速来”?

陷入重围

经过反复权衡,主席连夜制定了新方案,决定摆出南北两路疑兵:

  1. 红35军和地方部队大张旗鼓向良口佯动,把南面的赵观涛部调动过去。
  2. 红12军一部向万安运动,去调动陈诚和罗卓英2个师,同时还要把蒋光鼐3个师吸引在兴国北面。这两路疑兵的作用是造成红军将要西渡赣江的态势。
  3. 红一方面军主力集中所有力量,在敌军被调动后迅速穿过包围圈,正面迎击东面的良村、莲塘的上官云相部。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全军出动,生死就在这一搏。

蒋军重兵围攻,上官云相接令,说红军“人少、钱多、速来”?

声西击东

老蒋很快就接到报告,“良口和万安两个方向有大批红军行动,看态势应该是想兵分两路西渡赣江。”

老蒋随即命令赵观涛的第6师向良口方向尾随追击,陈诚、罗卓英和蒋光鼐的5个师往万安方向开进。

东面的上官云相47师也接到前往兴国的命令,说红军已经被合围在兴国高兴圩插翅难飞:人少、钱多、速来。

上官云相刚开始还不相信,但转念一想,红军应该是被中央军的架势吓住了,既然队友这么能干,那这次我就要“躺赢”了。

第二天早上天没亮,还在睡觉的上官云相突然听见附近有炮声大作,参谋报告说:“我部在莲塘的一个旅突然遭到大股红军的攻击,现在已经失去了联系。”

没过多久,参谋又来报告:“良村的一个旅也遭到红军攻击伤亡惨重。”

上官云相听完心都凉了大半,不是说红军在兴国吗?怎么冲我来了?

他一面命令部队马上收拢准备撤离,一边向旁边的郝梦龄的54师求救,赶快拉兄弟一把。

他这一求救不要紧,反倒把旁边的54师给带到红军的包围圈里。

只见过拉敌人当垫背的,拉队友当垫背的这还是第一次见。

良村战斗中的郝梦龄简直就是亮剑里常乃超的原型,他抱怨:好你个林彪不讲武德,我卡车上十几门迫击炮还没卸下来,你就从背后搞偷袭,算什么本事,有能耐摆开阵势再打一次。

8月7日这一天,借着上官云相的助攻,红军在莲塘、良村两战两捷,歼灭47师和54师大部。

主席当初派出的两路疑兵完美完成任务,他们把大批蒋军引到西边,让方面军主力能在一夜之间,急行军从崇贤、兴国之间的2个师中间的缝隙穿过,为首战告捷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实上官云相全军覆没还有一个插曲。

陈诚的14师在西进赣江时遇到了上官云相部,陈诚看不上地方杂牌军,他嘲笑上官云相,红军都躲到赣江边上去了,你还在这磨磨蹭蹭,红军还能从天上掉下来把你一个师给吃了?

结果没想到,红军当真神兵天降把47师给吃了。

蒋军重兵围攻,上官云相接令,说红军“人少、钱多、速来”?

蒋军祖传“中心开花”

47师和54师被击溃后,老蒋判断,红军下一个目标可能是龙冈的周浑元第5师四个团。

这时,恰好陈诚来请示下一步怎么办,老蒋说:“我们这次在龙冈搞一个中心开花,用周浑元去吸引红军来攻,你们在外围包围红军,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敌军主力。”

两天后,周浑元报告:校长,我这里发现大批红军,起码两三万人,校长赶快发兵救我。

老蒋一看红军上钩,立刻命令蒋军合围龙冈。

增援的蒋军才走到半路上,黄陂的毛炳文第8师也向老蒋告急说:“我这也有大批敌军,请求马上支援。”

正在兴头上的老蒋马上训了毛炳文一通:“净瞎说,红军现在中了我的中心开花之计,你那最多是游击队,你部赶快向龙冈前进,误了我的大事拿你是问。”

毛炳文在电话里可怜兮兮地说:“我这里真的是红军大部队。”

但话还没讲完,正在兴头上的老蒋就把电话撂了。

毛炳文看着周围红军越来越多,也不管什么中心开花,直接向宁都跑路。

蒋军重兵围攻,上官云相接令,说红军“人少、钱多、速来”?

将计就计

原来,主席早就就识破了老蒋中心开花的诡计,龙冈的周浑元以逸待劳修好了工事,不如去打东面刚刚从君埠撤回黄陂的毛炳文第8师。

主席将计就计,以黄公略的红3军佯攻龙冈,把动静闹得越大越好,吸引蒋军的注意力,造成红军中计的假象,然后全军向东直奔黄陂。

至于黄陂的毛炳文,主席也给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果毛炳文支援龙冈,红军就可以围点打援,在运动中歼敌。如果他发扬“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优秀传统,红军可以利用毛炳文麻痹大意,以为红军主力在龙冈一带,出其不意一举拿下黄陂。

黄陂一战,红军歼灭第8师大部,红一军团在进攻时,还把各师的炮兵连全部集中起来,十几门火炮一起掩护步兵冲锋,达成了一方面军军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步炮协同的成就。

短短四天,红军在跳出包围圈后把机动性发挥到极致,速战速决五天内三战三捷,歼敌近一万余人。

从全局来看,蒋军明显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莲塘、良村和黄陂,红军才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

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简单的以弱胜强,弱势方想要战胜强势方,必须要在某个关键节点上,形成绝对优势,聚集起更强大的力量,这是主席的军事思想的终极奥义。

但是,战场形势依旧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红军仍处在中央军的重重包围中。红军将如何彻底扭转战局?主席在“围剿”开始前藏下的棋子究竟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请看下期。

【未完待续】

原创文章,作者:兵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38345.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