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作者:海风

1940年6月底至7月初,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叶飞率领一个多团,三次打退蒋军顽固派12个团的进攻,取得了郭村保卫战的胜利。7月3日,陈毅赶到郭村时,战斗刚结束,战士们以为打了胜仗,陈毅会很高兴。谁知陈毅骑在马上一言不发,众人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在干部会议上,陈毅表扬这一仗打得好。然而,会议结束后,陈毅严肃地批评了叶飞:“你的胆子太大了,部队打一仗,两次冒了极大的风险,下不为例。”

郭村保卫战究竟有多大的风险?为什么打了胜仗,陈毅对叶飞却没有好脸色?

1938年,红军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6团,团长叶飞率部队先在苏南一带与日军作战,1939年11月,叶飞带部队渡过长江。第二年5月,叶飞率领部队进驻苏北地区的郭村休整。

陈毅与苏北地方势力李明扬和李长江达成一致意见,双方互不侵犯,一致抗日。然而,从1939年开始,蒋军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和武装冲突。蒋军江苏主席韩德勤挑拨二李与新四军的关系,他说:“新四军驻扎在郭村,目的是想借抗日之名占领地盘,你们不要被欺骗了。”

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叶飞

二李相信了韩德勤的挑唆,向叶飞的部队下了通牒:限你部队于三日内退出郭村,否则兵戎相见。

二李调动了13个团,准备进逼郭村,形势剑拔弩张,叶飞立即向江南指挥部的陈毅汇报了情况。

陈毅回电:处置当前的局势有三种对策,上策是尽量避免与两李发生冲突,如果不能避免就往后拖,等待将来新四军主力打退顽固派进攻后北渡长江;中策是如果两李的部队已经逼近,就退到背靠长江的吴家桥对峙;下策是在郭村战斗,但这样容易陷入敌军的四面埋伏中。

陈毅指示,先派出代表到泰州与二李谈判,争取时间。

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陈毅

叶飞召开会议,对政治部副主任陈同生说:“现在新四军的主力部队没有过江,还不是打仗的最好时机。陈司令员要求派出代表谈判,你有经验,去泰州对二李说清我们的意图,尽量争取团结一致抗日,请求他们让我军在郭村驻扎一段时间,然后我军就返回吴家桥。”

叶飞身边的一群年轻干部议论纷纷:“都大兵压境了,谈判能有什么结果?”叶飞耐心地说:“时间是很宝贵的,如果我们能多争取几天做准备,对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有好处。”

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接着,叶飞安排陈同生以陈毅秘书长的名义去泰州,并带了一个调查科科长、两个机智的警卫员。陈同生到达泰州,见到李长江,要与他和谈。李长江却说没什么好谈的,立即将陈同生等人扣留了。

叶飞等人分析当前的形势,郭村的地形是三个村庄呈三角形,东面、北面都是水网,西面是运河,只有南面和西南是平地,外面的部队不容易攻入。吴家桥的村落呈线性,不好坚守,所以大家觉得在郭村坚守可行。叶飞发电报给江南指挥部,陈毅第二次来电指示,兵力不足,切不可在郭村单独战斗,撤到吴家桥再作战。如果不便坚守,可以退回江南,与大部队会合以后再来。

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接到这封电报,叶飞连夜召集挺进纵队、苏北特委领导人和团以上干部开会。“新四军在郭村已经建立了政权,群众的基础好,这样放弃太可惜了。”“郭村的地形有利,我们有获胜的可能,到吴家桥就难说了。”大家纷纷发言,都同意保卫郭村。但是陈毅两次来电,意见很明确,部队要撤离郭村。

在重要的关头,作为军政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叶飞思考许久,说:“既然大家一致认为在郭村有把握去获胜,那就在这里打,陈司令员那里由我交代。陈司令员只去过吴家桥,没有来过郭村,不清楚这里的地形和群众的基础。我们熟悉这里的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作战计划,这也是对党的事业负责。”

于是叶飞回电,坚持在郭村战斗。陈毅看到电报,气得大骂:“这个叶飞真是不知轻重,看来我得马上赶过去。”陈毅命令陶勇率部队火速赶去增援,并第三次发电报给叶飞,说自己马上赶到郭村,一切事情等到后再商议。

此时,李长江已经开始行动了。陈玉生是潜伏在李长江部队的地下组织成员,他的身份已经暴露,陈玉生所在支队准备起义,否则马上就会被李长江派的人马包围。叶飞得知消息后,同意陈玉生的起义行动。

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但陈玉生又来急电说,兵力少了不能抵挡李长江的进攻,请多派兵力接应。叶飞陷入两难之中,这头郭村情况危急,要加强防御,那头陈玉生支队人马不足,如果无兵力增援,很可能被李长江歼灭。叶飞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权衡利弊后,派第4团前往增援陈玉生,主力1团及特务营留在郭村。

叶飞率4团从郭村出发,黄昏渡过通扬河,到夜里,他又率部队悄悄返回郭村。为什么这样做?叶飞故意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想引李长江上钩,而李长江刚巧上了当。

李长江根据消息判断,叶飞带领主力团增援陈玉生,此时郭村兵力不足,正好攻打。28日清晨,李长江的部队向郭村奔来,叶飞做了准备。他有4个营,将1个营放在北面,2个营放在南面、东面,特务营作为机动部队。

李长江人马充足,向郭村西南面的旱地猛扑来。我军扔出密集的手榴弹,爆炸声一片接着一片。叶飞从望远镜中看到顽军向我军前沿阵地猛扑过来,保卫班与顽军已经开始搏斗。

叶飞立即命令1营集结兵力,痛击顽军,1营战士迅速投入战斗,一个小时以后,俘虏了200多顽军。其余各路顽军见此情景,士气有所下降。到黄昏时分,顽军中的一支部队再次向我军发动进攻,我军奋力反击。

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李长江用了12个团的兵力进攻郭村,有绝对优势,但战斗一天没有进展。李长江十分恼怒地下达命令,必须占领郭村,有退缩者立即枪毙。

两军激战时,郭村的青壮年纷纷要求上战场,许多政工干部劝说无效。青年们有的拿着大刀、锄头、钉耙,随时准备与顽军交战,还有的青年已经偷偷跑到战士们身边,与战士一起作战。

叶飞从来不硬拼,一向灵活作战。白天,顽军猛攻我军,夜晚我军就袭击顽军。晚上,1团参谋长指挥1个营向顽军进攻。顽军遭到突袭,惊慌失措逃跑,跑到了数里之外。6月29日,陶勇率苏皖支队赶来,我军的力量增强了。

到了第三天,顽军白天用炮火猛攻轰击郭村,但没有进攻。叶飞觉得有点奇怪,是否李长江改变了作战方式?叶飞分析形势,顽军攻过西南、南面、北面,只有东面还没有攻过,那里是水网地带,我军防守不严,顽军很可能从那里进攻。

叶飞调整兵力部署,加强东面的防御。夜幕降临,李长江的部队在行军中,我军迅速迎上,截住顽军,以迅雷掩耳之势打败了顽军,顽军退出了很远。这时,中南局发来电报,八路军5纵队和新四军5支队因遇到敌人阻挡,一时不能前来增援。没有外援,部队保卫郭村只能靠自己。

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叶飞冷静思考后,判断绝对不能等待援兵,而是要想办法主动出击,打破顽军的合围。叶飞命令1团趁李军后方空虚,攻打宜陵。1团连夜出发,到达李军的后方,趁着夜色,突袭宜陵的顽军。顽军大部分还在睡梦中,被打得措手不及,李长江三个支队被歼灭了。这时,陈玉生率支队起义,增援的4团赶到与陈玉生支队会合,打退了顽军,顺利占领了宜陵、吴家桥地区。

李长江见部队损失不小,十分气愤地喊道:“一定要拿下郭村。”他亲自跑到前线指挥进攻郭村。而我军在郭村的兵力不多,叶飞调1团返回,并将守在西北面的部队集中起来。李长江指挥军队进攻西南方向,炮火声隆隆震天,机枪不停扫射,我部队予以猛烈回击。

一上午,李长江部队发动了三次进攻,均被我军打退。中午时分,我部1团从宜陵赶过来,猛攻敌军侧背,敌军被打得到处逃窜。至此,李长江对郭村的进攻失败了。

7月3日,陈毅到达郭村,对军政委员会的主要干部说:“我真替你们担心,顽军那么多人,你们才一个多团,孤军作战,还要分兵援救陈玉生,这是两个天大的风险。如果打不赢,就全军覆没了。本来想骂你们,但你们打了胜仗,我就不说了。”

叶飞三次抗令,陈毅:本想骂你们,但打了胜仗,不说了

郭村战斗的胜利,使宜陵、塘头、郭村、吴家桥连成了一片,新四军在苏北建立了一块牢固的根据地,为新四军在苏北的发展打开了局面。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原创文章,作者:兵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38280.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