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可以说是21世纪后到现在,国际上最重大的政治和军事事件。
在这场战争发展到现在后,俄罗斯方面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俄军的损失也给我军上了一课,让我国更加确信,战争中有三条铁律绝对不能违背。
俄罗斯的退让
第一条铁律,是面对自己利益受损时,绝对不能退让。
现在的俄乌冲突之所以打响,是乌克兰方面执意要进入北约,北约的东扩导致北约边境直接和俄罗斯领土边境接壤,使得俄罗斯的国防承担了极大的压力。但是北约的东扩,在很大程度上是俄罗斯自己对北约的纵容,在该出手时没有出手。
苏联解体时,苏联和美国就已经商量好,前苏联加盟国不会加入北约。美国方面也明确答应,然后开始吸纳德国(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非苏联加盟国,但原本亲苏的国家进北约。
到了这一步北约完成了第一次东扩,使得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带大幅度缩小。
再然后美国违背了当初的诺言,开始吸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前苏联加盟国进北约。
到了这一步,美国就是把俄罗斯“往绝路上逼”了。按照正常思路,俄罗斯这时候就应该出手明确反对,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乌克兰希望加入北约的事情。
事实上俄罗斯如果这次没打俄乌冲突,且乌克兰真的加入了北约,那毫无疑问北约将彻底和俄罗斯接壤。
再然后要是发生战争,这场战争毫无疑问将在俄罗斯的土地上爆发。像几十年前中国为啥要抗美援朝,不就是担心朝鲜半岛被美国完全控制后,东北成为美苏对抗的前线么?
朝鲜战争把朝鲜半岛打得稀巴烂,中国抗美援朝虽然牺牲巨大,但东北完好无损,并承接了苏联的工业化设备,成了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如果中国没抗美援朝,那后来的事情简直不敢想。对比俄罗斯,俄罗斯这就是在北约进行东扩后多次退让,使得美国不断试探它的底线,一直到俄乌冲突打响。
战场信息
第二条铁律,是在战争开始之前,对于战场和敌人信息一定要做到位。
俄军在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于乌克兰方面了解不够,从而出现了战略误判,并且导致战场上的一系列失利。
战争开始前两天俄军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但之后俄军很快被乌军挡了下来,再然后俄军就出现了弹药不足、人员不足等一系列的情况。可以明确的是,俄军在这场战争中准备严重不足,根本就没有做好打这场战争的准备。
目前对于俄军表现,有一种猜测是俄军当时并非是准备打乌克兰,是直接冲着乌军各部投降,接手乌克兰政府然后建立亲俄政府去的。
俄罗斯受美国买通萨达姆身边军官的启发,也打算买通乌克兰政府、军队的官员,然后等俄乌冲突时让这些官员倒戈。
然而俄罗斯政府拿出来准备收买乌克兰官员的钱,却被负责这件事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第5处的人给贪了,而俄罗斯政府收到的关于乌克兰内部军官和官员有哪些被收买的名单,就全是这些人编的假消息。
结果等到俄乌冲突开始,俄罗斯打着接手乌克兰政府目的去的时候,被乌军打了一闷棍。
这个猜测目前来说并未证明其真实性,但也没证伪,且在逻辑上有很多说得通的地方。
为什么美国在俄乌冲突开始前就信誓旦旦的表示俄罗斯将进攻乌克兰,因为俄罗斯情报部门比所有人都怕这场仗打起来,且这些情报人员有联系美国方面的能力,他们希望通过美国方面的压力让俄罗斯放弃进攻乌克兰也说得通。
此外这也解释了俄军为什么在出兵时兵力很少,且还带着大量作用类似武警的二线军事力量。另外在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上上下下有150多个特工被清洗,包括第5处的负责人谢尔盖·奥列斯托维奇·贝塞达,这件事也能从侧面印证这事的真实性。
如果俄罗斯特工贪腐导致其战略误判的事情是真的,那么俄罗斯这次就是在情报上输得底裤都不剩了。
战争舆论
第三条铁律,是战争进程要配合国际舆论。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俄罗斯在国际舆论上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这场战争在刚开始爆发的时候,俄罗斯给出的理由是让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当时全球各地民众对于俄罗斯的评价呈两极分化的态势,虽然不少人批评,但也有不少人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毕竟乌克兰是真的有纳粹,当年敖德萨惨案还历历在目,乌克兰政府军为了镇压东乌亲俄派,甚至不惜对当地民众开枪。
现在的乌克兰甚至将斯捷潘·班德拉这种屠杀10多万波兰人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当成民族英雄,纳粹已然成为了今天乌克兰构建自己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的重要一环。
所以因为乌克兰方面底子不干净,俄乌冲突开始时有不少人认为俄罗斯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然而随着后来俄罗斯让乌克兰四州公投入俄,让不少原本支持俄罗斯的人,认为俄罗斯打这场战争是为了乌克兰的土地。
所以俄罗斯的行为,让原本在国际上支持它的声音,也转为了反对它。这件事也告知了其它国家,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行为会对其在国际上的舆论造成极大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一品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3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