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沂山脉腹地,生产烈性炸药军工厂,1.5公里长的军工洞

三线建设是发生在上世纪1965年至1980年,短短的十五年的一段历史往事。那是一段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一场绝无仅有的“靠山近水扎大营”的工业建设。虽已解密,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依旧是一段陌生的历史。

山东泰沂山脉腹地,生产烈性炸药军工厂,1.5公里长的军工洞

国家基于战备需要,在大后方建设和发展以军工为核心的重工业基地,以应对潜在的战争威胁。在云南、贵州、四川等西部十三个省、区开展了“大三线建设”。同时还要求其他省、区建立一批在当地领导下的“小三线”,做好在未来战争中以省为单位的“自卫战”。

山东泰沂山脉腹地,生产烈性炸药军工厂,1.5公里长的军工洞

山东的“小三线”建设主要以沂蒙(沂蒙山)、泰莱(泰安、莱芜)山区为中心。蒙阴县位于泰沂山脉腹地,是纯山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逐渐倾斜,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全省小三线军工厂建设最集中的一个县。

山东泰沂山脉腹地,生产烈性炸药军工厂,1.5公里长的军工洞

距离蒙阴县城45里处有一个名为北楼村的地方就有一家军工企业落户于此,国营鲁光化工厂,军工代号“802”。这座曾云集数千人的大厂,所制造的产品让人无法猜想,主要研制和生产黑索金,是一种爆炸力极强的烈性炸药,比TNT猛烈1.58倍。

山东泰沂山脉腹地,生产烈性炸药军工厂,1.5公里长的军工洞

鲁光厂于1966年开工建设,生产区隐蔽在大山沟中,依山而建,根据地形的高低错落,横七竖八地建起了厂房,共有七个生产车间,还有条1.5公里长的军工洞,可通行微型车辆。厂区外砌着高高的围墙,上拉铁丝网,所有出入口都有持枪的军人守护。

山东泰沂山脉腹地,生产烈性炸药军工厂,1.5公里长的军工洞

生活区则融入到当地的村庄中,4000多人的生活区无疑是深山沟里繁华的所在。一排排职工宿舍、大礼堂、电影院、医院、职工食堂、子弟学校、商店等配套设施足以保证厂里的职工不出门就能满足生活上的一切需求。清晨六点厂里大广播准时响起,每天早中晚按时广播,工人们闻号而动,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很是壮观。

山东泰沂山脉腹地,生产烈性炸药军工厂,1.5公里长的军工洞

80年代后期,工厂开始慢慢向民品转移,并于九十年代搬到临沂,也就从那时开始原厂区便开始废弃和闲置了。一幢幢颇具年代感的厂房掩映在杂树之中,铺满落叶的台阶,长满杂草的车棚,昔日热闹的厂区如今默默地承受着岁月的侵蚀。

山东泰沂山脉腹地,生产烈性炸药军工厂,1.5公里长的军工洞

如今的鲁光厂早已人去楼空,门前冷落,但遗留的建筑群,却让人震撼,心情激荡。那废弃的厂房、高高的家属楼,那纵横交错的管道,还有那扎根在房顶、在风雨中摇曳的荒草,它们都在告诉世人,这里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与荣耀。

原创文章,作者:忆三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34008.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