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一人名叫杨修,他为人聪明伶俐,他刚开始是很被曹操重视的,但是后来不知为何被曹操狠心杀死,后世的人都说他太狂傲自大,才丧失了自己的性命。
而后根据历史记载,曹操在杨修死后拜访杨修父亲的时候,笑着问他怎么瘦了?失去儿子的杨彪只回答一句话却成为了千古名言,同时也让曹操愧疚难当,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杨修一生精彩不已
杨修,是太尉杨彪的儿子。他出身很好、善良好学,而且还非常有才华。曹操年轻的时候,他帮曹操管理一些事务,多次得到了曹操的夸奖。
有一次,曹操正在攻打汉军,但是因为天气很不好,曹操不知道是否继续攻打,然后那个士兵就来询问曹操是否出战,曹操只回答了“鸡肋”两个字,士兵很明显不知道什么意思。
但是杨修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便开始收拾行李,士兵非常不解的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儿?”杨修说:“鸡肋就是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又不舍得抛下的东西,这就说明曹操既想打又想放下,但是现在的趋势就是他不想攻打了,所以我就开始收拾了。”
还有一次,曹操在一个墓碑上看到了八个字,但是曹操又看不懂这个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去问杨修,杨修知道,却没有明确的告诉他什么意思,而是等向前行驶了30里之后曹操才明白了,是我和你的才华相差30里的意思,这也显出杨修有点儿自以为是的小聪明。
从这两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杨修是非常聪明的,这也使曹操看到了他的才华和能力,但是有的人有了一些名气之后,就会变得很骄傲,杨修也不例外,然后就发生了一些有心思的事儿。
例如,在曹植与曹胚争夺当太子的位置的时候,杨修也参立了其中,杨修选择了曹植,这也使曹植更加气傲,曹操最后却选择了另一个儿子曹丕,然后曹操知道了,这件事便非常的生气,之后杨修也因为这样的事丧失了他的生命。
杨修的之死令人遐想
杨修之死的其实有很多原因。
一是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恰好他这个亲属是和曹操有利益冲突的,所以曹操对杨修也会产生一定的敌意。
二是杨修自以为聪明,然后会有一些小的心思,而且还有一些骄傲自大。
电视剧里曾演过这样一个情节,就是“一盒酥”的事情,曹操收到了这个东西,然后觉得很好吃,就在这个外包皮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但是杨修看到这三个字之后,便说是丞相要求我们吃的,然后便不顾的开始和大家分着吃。
另外,杨修从把曹操睡觉梦游会杀人的事情说了出去,这也使曹操觉得很没有面子。
三是杨修曾经是曹植的老师,曹操一直不知道选哪个儿子当继承人为好,这也就是曹植和曹丕两个人为争夺太子引发了很大的矛盾。
我们都知道,自古帝王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来参与立太子的事情,杨修不仅参与了,并且站在了他学生的这边。
杨修本来可以很好的当一个老师,每天教授学生知识,但是他每天却教曹植怎么去讨好曹操,怎么让曹操更开心等一系列事情,在曹操没有发现之前,曹操还十分的欢心,不知道选哪个才好。
但是等曹操发现之后,曹植也就失去了当太子的机会,随之,曹操也对杨修有了杀意。
有一天,杨修和曹植在一起喝酒,然后喝醉了,他们两个就闯进了司马门,并且说了跟多曹彰不好的话,后来就有人将这个事情告诉了曹操,曹操十分生气,然后就下令把杨修处死了,他的才华也就到这一刻终止了。
杨彪为何变得消瘦
杀死杨修之后,曹操就给杨彪写了一封信,信的意思就是他已经对他的儿子忍耐到了极限,不得已才杀了他,以前因为顾及杨彪并没有杀他,这封信使杨彪很长一段时间,不怎么吃饭,每日都在变瘦。
曹操知道之后,便去杨府看望杨修的父亲,有些嘲讽的问到他为什么瘦了?,杨彪只说了一句话,就是“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传闻,金日磾有一个儿子,但是他的儿子却做出了有违伦理的事情,他最后把儿子杀死了,杨彪这个话的意思就是他没有那么大的气概,接受不了他儿子死亡的事情,说他只想像一头老牛一样保护自己的儿子,他把这些话说完,曹操内心十分愧疚。
从这开始,老牛舐犊这四个字便广为流传,渐渐演变成作为父亲对子女的保护和爱。
杨修,到底该不该死呢?这个问题也就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角度。
作为父亲,无论儿子犯下什么样的罪,都不应该去死,因为这是父子情深。作为君王最讨厌的就是夺嫡之争,曹操知道自己死后,必然会掀起这场战乱,杨修虽然很有才华,但是他活着会影响政治局面不稳定,他既然参与了,就表明以后会有无穷的后患,所以他死也是必然。
从这个事情中,我们要学会谦虚谨慎,收敛光芒,即使你光芒万丈,也难逃一死,我们不要倚仗着自己很聪明就到处炫耀,一山更有一山高,总会有比你更优秀的人出现。
我们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就是祸从口出,你永远不知道你今天说的话会传到谁的耳朵里,会造成明天怎样的结果。
工作更是这个道理,同事之间要懂得收敛光芒,做事做人要懂得谦虚,我要在领导面前显示自己很聪明,很聪慧,更不要显示出自己比领导强的才能,你的聪明才会可以到特定的时机时候展现出来。
做人不能太过展示自己的才华,你每走错的一步都会成为你未来美好前途的绊脚石。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头条创作挑战赛#
原创文章,作者:左途右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3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