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鑫宇失踪那天开始,我们和很多人一样,时刻关注着寻找他的消息。
106天的地毯式搜寻,最后等来一个不幸的消息:这个15岁男孩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胡鑫宇事件发布会上,公布了详细的尸检结果,确认了胡鑫宇系用鞋带自缢身亡。
△图源|截图于微博@央视新闻
而尸体发现地点,就是原始第一现场,现场并没有打斗、拖拽的痕迹。
这个调查结果也彻底粉碎之前网络上的各种谣言、阴谋论。
甚至官方还原了现场各处细节,并做出3D现场示意图。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少年为何费尽心思,避开所有监控,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现场留下的录音笔,告诉了我们背后的真相。
01
撕开自杀背后的真相
一切都早有预兆
公安部门在家属、律师的见证下,对录音笔的数据进行恢复,经声纹鉴定,确认胡鑫宇的两段音频,清晰的表达自杀意愿。
征求了家属的意愿,在发布会上,这两段音频的摘录也被公开。
在录第一段录音的时候,胡鑫宇站在学校宿舍5楼的阳台上,想跳下去,但由于担心会很快被发现,最终没有下定决心。
他在录音中说:
5个小时后,他在录音里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自杀意愿,这一次,更强烈了。
他说:
这也成为了他最后的遗言。
其实,胡宇鑫的自杀倾向都有迹可循。
在公布的胡鑫宇生前笔记以及和家长、老师的沟通细节,发现胡鑫宇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了强烈自我否定、抑郁倾向!
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做个评估,先自主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厌学情绪。
点击下方链接✔
厌学情绪测试(家长版)-表单-金数据
☝☝☝免费获取儿童厌学自测量表
胡宇鑫生前的笔记本,记录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情绪崩溃。
△图源|网络
除了笔记本上的这些,胡鑫宇还曾多次向母亲表达了厌学情绪。
据悉,2022年9月27日(事发半个月前),胡鑫宇和妈妈有过3次通话,共43分54秒。
胡妈妈说,那时候孩子就哭着说不想读书了,想回家。
于是10月1日,胡妈妈和哥哥,专程从福州回来进行了安抚,到4号才返回福州继续工作。
本以为孩子情绪波动,疏通一下就好。
殊不知大人眼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心里却是惊天巨浪。
△图源|央视新闻
10月5日,胡鑫宇又和妈妈通了3次电话,共39分47秒。
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
胡鑫宇舅舅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步入高中,胡鑫宇性格变化大。
鑫宇(读初中时)每次回来,都是很开心的,但到了高中以后,第一个星期(第一次)回家,就没有去我家里了。
外婆给胡鑫宇也打过电话问:
鑫宇,你怎么没过来啊?
那时胡鑫宇非常烦躁:
我不必要每次回去,都去你家里。
外婆也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孩子变化那么大。
△图源|凤凰网
而这一切的表现,是不是说明他可能早就病了,也求救过,只是大人们都没发现。
从录音内容以及笔记本里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胡鑫宇自杀前,巨大的心理压力早就让他喘不过气。
一桩桩一件件,拼凑出了最后的真相,是抑郁症夺走了这个少年宝贵的生命。
因此,当孩子情绪出现异常家长千万要引起重视,在这家长可为孩子做一个情绪测试,看看孩子是否有存在抑郁倾向:
点击下方链接✔
儿童情绪稳定性测试-表单-金数据
☝☝☝免费获取儿童情绪稳定性测量表
胡鑫宇的遭遇不仅仅是一个高中生自杀事件这么简单。
这背后照映出来的是无数陷入抑郁症深渊的孩子,他们备受折磨,拼命挣扎,却始终逃不过魔爪。
据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1亿,其中青少年抑郁群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21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
也就是说,每5个孩子中,就约有1个存在抑郁状态。
△图源|摄图网(401803226)
02
到底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就跟身体疾病一样,只是这种痛不在身体,而在精神上。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大脑发生了生物学改变。
例如五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出现下降,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递出现问题,导致控制情绪、认知、躯体功能的各个神经环路出现问题。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患者不愿与人交往,思维迟钝,对生活失去信心,丧失幸福感,部分还会出现妄想或幻觉。
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就能回归正常生活。
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没有被发现的抑郁症,那些孩子看似很正常,内心却早已千疮百孔,直到最后被抑郁症吞噬。
所以,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忽略孩子任何坏情绪的表现,这背后很可能隐藏抑郁症的征兆。
△图源|摄图网(401868384)
03
听!
这是抑郁症孩子的求救声
尽管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当它达到轻度及以上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表现,一定要警惕:
☉成绩明显下降
研究发现,大部分抑郁症孩子可能会出现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等认知功能上的减退。
如果还伴随厌学、沉迷网络等情况,那家长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存在抑郁情绪。
△图源|摄图网(401866776)
☉睡眠质量差
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会有入睡困难、早醒和醒后难以入睡等睡眠障碍。
尽管家长很难直接观察到孩子的睡眠情况,但睡眠问题往往会表现在孩子的日常状态上。
比如孩子白天总打哈欠、打瞌睡,这很可能是失眠导致的,这也可能暗示着孩子的心理状态欠佳。
△图源|摄图网(401787178)
☉情绪消极
抑郁症孩子容易出现负面情绪,这也是自杀最危险的信号。
包括过多的自责和内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时常感到孤立无助,比平常更爱哭等。
甚至有时候还会脱口而出一些自伤、自杀等比较消极的词语。
△图源|摄图网(401867266)
要注意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不太愿意吐露心声或“报喜不报忧”。
尽管这是一个普遍的情况,但这也侧面反映了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
研究也发现疏离的亲子关系往往是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图源|摄图网(401787011)
☉人际关系紧张
孩子的人际交往情况也是造成抑郁的原因,同时也是抑郁的症状表现之一。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回避社交、沉默寡言、人际关系紧张、遭受校园暴力等现象,都预示着孩子存在患抑郁症的风险。
△图源|摄图网(401867207)
☉饮食不规律
抑郁症的孩子还会出现食欲不佳,当然,也可能是暴饮暴食。
当孩子的进食或体重发生巨大改变时,在排除身体疾病的可能性后,家长应该要考虑孩子存在心理障碍的可能性。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是否有自我伤害或尝试自杀的倾向,这些都是严重抑郁的症状之一。
例如最常见的自我伤害是割伤手臂或手腕;打、掐、撞击自己的身体等;或者发现孩子购买关于自杀、死亡的书籍、工具等。
家长只要留心观察,就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孩子“心理状态”,及时调整和预防。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从此再无胡鑫宇类似的悲剧,每一个孩子都能如父母所愿健康长大。
我是徐磊,大家有任何关于儿童自闭症、语言发育、性早熟、矮小增高、抽动症、多动症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或是v信搜索儿科专家徐磊公众号,我将为你做详细的解答!
原创文章,作者:儿科专家徐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3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