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烟台特支书记叛变了!最后结局是被活埋

孙殿斌又名孙其文、孟宪章,1909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县亭口镇孙家庄村。

1930年21岁的孙殿斌受山东省委委派来到烟台。

932年烟台特支书记叛变了!最后结局是被活埋"

此时,烟台的大革命第一次高潮刚刚过去,之前与共产党有过密切联系的胶东军阀刘珍年一改之前态度,开始限共反共。

由于胶东很多党员曾在刘珍年部任职,为了保证安全,此刻按照组织要求,迅速撤离烟台。

山东省委同时从各地抽派部分共产党员进入烟台,接替组织和领导烟台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

孙殿斌正是在此大背景下,由青岛来到烟台的。

此时的烟台市委主要领导也是变动很快,一年多时间,换了4任市委书记,分别是韩连会、汤汝贤、张鸿礼、汤美亭。

由于人员变动很大,中共烟台市委进行重新改组,孙殿斌担任市委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2年1月,省委组织部长兼烟台市委书记汤美亭离开烟台,中共烟台地下市委改组为特支,孙殿斌担任特支书记。

此时的烟台已经进入革命低潮期,白色恐怖笼罩着烟台大地,共产党人随时有被捕甚至掉脑袋的危险。

孙殿斌在这种形势下,信仰动摇,捏造外出开会的谎言,什么招呼都没打,私自逃走,回到青岛自己家里躲了起来。

932年烟台特支书记叛变了!最后结局是被活埋"

不久,孙殿斌在青岛到国民党市公安局自首,成为一个可耻的叛徒。

孙殿斌叛变后,加入了国民党特务机关。带领特务抓捕共产党员,成为一名反共的急先锋,在三年多时间里,组织抓捕活动十多次,先后有50多名地下党负责人遭到逮捕,其中大部分被杀害。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撤离青岛,孙殿斌留在老家,打着抗战的旗号,在即墨、崂山一带拉起一支1000多人的队伍,后被列为“苏鲁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第十六支队第二纵队”。该纵队最盛时有4个支队和4个独立大队,兵力达4000余人。

孙殿斌虽兵强马壮,却从不抗日,而是一门心思去吞并其他队伍。

932年烟台特支书记叛变了!最后结局是被活埋"

崂山有共产党成立的崂山抗日游击队第4中队,中队长叫陈振麓。这支抗日武装,仅60余人,但多为共产党员,综合素质极高,是一支集中了青岛革命力量精华的队伍。

孙殿斌对这支队伍动起了歪心思,多次派代表提出愿与崂山游击队合作。并邀请队伍驻进其大本营惜福镇。

中队长陈振麓在与陈殿斌接触中,及时发现了其企图,并进行了有礼有节的斗争。又巧妙地把队伍带了出来,粉碎了孙殿斌的阴谋。

孙殿斌内心软弱、外强中干,后来因为与另一支国民党武装韩炳宸部闹内讧,惧于韩炳宸的实力,扔下队伍,带少数人马跑到李兆歧部躲起来,自己的大队人马则被韩收容。

孙殿斌最后结局很惨,是被曹克明活埋的。

这个曹克明早期也是中共党员,曾任中共潍县县委书记,后来被捕叛变,抗战时期拉起队伍投靠第7区专员厉文礼部并被委任为昌邑县县长。

因孙殿斌欲吞并曹克明的队伍,而与曹克明产生龃龉,心狠手辣的曹克明千方百计欲除掉孙殿斌。

机会终于来了。

1942年10月的一天,曹克明偶然得一则消息:孙殿斌正回老家亭口镇孙家庄村为母亲办丧事,而且没带护兵。

曹克明带几名杀手埋伏在孙家庄村头,将孙殿斌蒙上眼,堵上嘴,挖坑活埋了。

作恶多端的叛徒就这样死于另一个叛徒之手。

原创文章,作者:一品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3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