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孤独症孩子回归校园、融入社会的可靠方法是什么?

经常有家长反映,自己宝宝适应不了集体:

1. 不懂课堂规范或游戏规则

2. 不知道如何和同伴玩或交流

3. 要上幼儿园、小学了不适应群体生活

4. 不自信不敢在人多的场合讲话

5. 冲动任性自控力差

6. 喜欢一个人玩不合群胆小、粘人、爱哭

7. 听不懂集体指令与个人指令

其实这是社会化不足的体现,尤其在孤独症、多动症等特需儿童身上更为明显。这可能导致他们被排挤、孤立,不能很好地融入幼儿园生活。

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做个评估,先自主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

点击下方链接✔

KRUG-自闭症专业筛查量表-表单-金数据

☝☝☝免费获取儿童自闭症自测量表

儿童社会化是什么意思,对孩子有哪些帮助?

14岁前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作儿童社会化。

通过个人和社会交互作用,让自己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是一个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

说得简单点,就是小到如何刷牙、说话、交朋友,大到遵守规则、法律、道德标准等等,都是孩子在与人交互的过程中学会的。

而孤独症、多动症的孩子因为自身的社交障碍、多动好动等影响,常常不能顺畅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那么,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实现社会化呢?也可以说是如何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集体课——帮助孩子实现社会化的桥梁。

其实让孩子回归社会,成为社会人的轨迹就是:个训--集体课--家庭--社会。

它们相互交错,而且集体课是我们孩子回归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

它就像是进入校园的衔接班,儿童不仅学会怎样适应社会,而且通过社会化的这个过程,学到了怎样成为更好的个体。

集体课上孩子们都在做些什么呢(部分内容举例)

1.社会交通规范学习

日常出行,遇到红绿灯是不可避免的。但孩子很可能不管不顾,横冲直撞。对孩子的生命安全是极大的威胁。

社会交通规范训练,可以锻炼孩子遵守交通规范的能力。

家长们也可以在家里训练起来,一人当老师发出指令,孩子根据听到的指令做出对应的行为。

2.手工课锻炼精细动作

孤独症孩子普遍存在沟通交流障碍,因此视觉就成为他们主要的沟通交流方式之一。

通过学习美术手工,观看色彩绚丽的图画,可以激发孩子学习交流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同时还可以训练孩子握笔和书写等精细动作。

让孤独症孩子回归校园、融入社会的可靠方法是什么?

▲小朋友做手工风车,锻炼手指精细动作。图源丨内部素材

这对于提高孤独症孩子的综合素质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美术手工课学习到的技能回到家后还可以不断地练习、巩固,因此对于孤独症孩子是一门很有价值的课程。

孤独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吃饭、上厕所、穿衣服……都需要一遍一遍的教。并且缺乏主动性。

因此生活技能的训练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将来获得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

让孤独症孩子回归校园、融入社会的可靠方法是什么?

▲小朋友学会了遵守规则,排队开小火车一起去洗手间。图源丨内部素材

在生活自理能力课上,老师们通过引导小朋友吃水果、饼干等,锻炼他们进食的主动能力和主动语言。

还可以让小朋友们交换食物,学习如何分享、拉近同伴关系。

对他们来说,生活自理课着重训练的是基本的生活技巧,以及激发孩子主动做事的积极性。

让孤独症孩子回归校园、融入社会的可靠方法是什么?

▲康复集体组老师给住院部的家长们分享家庭训练技巧,图源丨内部素材

4.学会听指令,守规则

跟着音乐舞蹈,是很多小朋友喜欢的事情。

在集体课中,音乐也是其中一部分。

当然,这不是在教孩子听歌去跳舞,而是锻炼孩子跟着歌词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也就是锻炼孩子的听指令能力。

让孤独症孩子回归校园、融入社会的可靠方法是什么?

集体课上听指令抢东西,通过游戏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反应能力、专注力以及良好的竞争意识,图源丨内部素材

同时,音乐的内容是贴近日常生活的,比如认识身体的部位、用合适的表情和动作表达心情等。

集体课还有其他课程内容,如玩具课,读书课、行为矫正……不同的内容设置,是为了给孩子个别化的干预训练。

总的来说,在集体课上,孩子不仅学习怎样适应社会,而且通过社会化的这个过程,学到了怎样成为更好的个体!


我是徐磊,大家有任何关于儿童自闭症、语言发育、性早熟、矮小增高、抽动症、多动症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或是v信搜索儿科专家徐磊公众号,我将为你做详细的解答!

让孤独症孩子回归校园、融入社会的可靠方法是什么?

原创文章,作者:儿科专家徐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30430.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