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马斯克就为乌克兰方面提供了星链系统服务,并提供了2.5万套星链终端设备。大家最担心的事发生了:星链用于军事目的。
但是,星链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其军事用途。
目前,广为人知的。星链用于军事用途的,就是俄乌战场的信息传输。
另一个军事用途,则是非常夸张的无稽之谈:星链卫星把洲际导弹撞下来!
星链系统通过给乌克兰士兵的终端设备传输信号,使乌克兰士兵可以在野外、沙漠或者被破坏掉传统通信设施的地方,实现信号传输功能。同时,无人机在前线侦察到的俄军装备和人员的信息,也通过终端设备,传输给乌克兰士兵,这样乌克兰士兵就可以对俄军实现精准爆破。
这个星链终端的强大性能,一度让俄军损失惨重。但是,俄军很快找到了星链终端的破绽:使用星链终端设备同样会暴露乌军的位置。
所以,俄军研发了一个叫“白芷”的机动定位系统,可以准确地侦测到星链终端设备的位置,这样,反而是俄军可以对乌军进行精准爆破。
所以,星链在地面上,如果是民用,那真的是可以很好地填补5G、光纤通信的不足之处。
如果是军用,那也很容易破解。
而另一项说星链卫星可以把洲际导弹撞下来的,我前面说过,是无稽之谈。
首先,星链卫星有自己固定的轨道高度的。350公里就是350公里,550公里就是550公里,而且每一颗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
而洲际导弹的飞行高度,则是不固定的。去洛杉矶的可能低一些,去纽约的可能高一些。不可能刚好处在星链卫星的高度。假如是最远的洲际导弹,高度要达到400公里,那确实有一瞬间,要突破350公里的高度,也有一瞬间,要从400公里的高度冲回350公里的高度。
卫星是绕地运行,不是像导弹那样以抛物线运行。所以,撞击的机会,只有两个瞬间。即使是42000颗卫星全部上天的情况下,在350公里高度上也只有7500颗,这时候在这个高度,每一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在650公里左右。根据卫星的大小来估计的话,导弹不小心与某一颗卫星相撞的概率,相当于一个四川省大小的地方有4张桌子,导弹刚好击中一张桌子。
所以,算下来,洲际导弹这一上一下,撞击到某一颗星链卫星的概率是250亿分之一。
如果星链卫星想要通过自己变轨来提高撞击概率,能实现吗?
能是能,没什么意义。概率已经如此之小,再提高能提高到哪去。拼命提高,概率仍然小得可怜。
星链卫星不可能装载预警雷达设备去探测地面发射的导弹。所以,星链卫星不可能及时得到导弹的发射信息。
即使星链有能力探测到地面的导弹,也做不到。星链卫星的运行速度比地球自转速度快,不是同步卫星。所以,哪个卫星在哪个位置上空,并不固定。如果说设定了有导弹就进行拦截的话,那如果是美国自己的导弹在试射呢?
而且,导弹和民用火箭在刚发射不久的时候特征类似,总不能看见Space自己的火箭也去撞一下吧。
所以,只能是地面的反导系统,探测到地面的洲际导弹发射信息,并把探测到的信息传输到天上最接近导弹轨道的几颗卫星中。且不说美国有没有这样从地面反导系统向指定卫星传输数据的能力。就算有,时间也来不及。
反导系统,从发现洲际导弹发身,到计算导弹轨道数据,要时间吧?再传到卫星上,要时间吧?
我就算他可以一秒完成。可是,卫星也做不到打击导弹啊。
因为,卫星时时刻刻在以一定的速度在按着自己的轨道运行,突然要机动变轨去拦截一枚导弹,也只是想象而已。
一枚洲际导弹,从点火起飞,不到5分钟,就能到达350公里的高度。这个时候,卫星可能需要把自己的轨道,从四川省大小的某一个地方,变轨到省内的任意某一个有可能的地方。按照平均距离来算,大概300公里左右。
按照导弹到达这个高度所花的时间,卫星每秒钟至少要变轨1公里,才能在导弹到这个高度的时候,与导弹准确相撞。
那么,星链卫星的变轨速度能达到这么快的程度吗?
我们通过一件实例来测算一下。
2021年的时候,星链卫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靠近我们天宫空间站。在此之前,星链卫星最近的那颗,离我们天宫号大概是180公里,完成变轨大概花了40天时间!这样算下来的话,平均一天变轨4.5公里,每秒只能变轨5厘米!
通过这个数据,我们知道,星链卫星要想在洲际导弹发射的时候移动差不多300公里的平均距离,大概需要70天!不好意思,洲际导弹只给你三五分钟!
所以,星链卫星能够袭击洲际导弹,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所以,关于这个事,奉劝马思克还是洗洗睡吧。老老实实赚该赚的钱,不该赚的钱别赚了。
关于星链在军事上的应用,大的方向的,已经全都告诉大家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正如我标题所说,星链对其他国家真正的威胁,是来自天上——太空之中。
其实,从马斯克一开始对星链的计划来看,其愿景是好的。因为他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低成本的互联网连接服务。这样一来,原本没有网络信号的地方,比如:沙漠、深山、大洋深处等,都有了网络信号。甚至,在飞机上也有!因为,飞机也在星链卫星信号传输范围内。
但是,等马斯克上了几批卫星之后,大家发现,星链带给其他国家的,是弊大于利。
一、被抢占轨道空间。
近地轨道空间有限,据统计,在星链所处的近地轨道,最多只能容纳6万颗卫星。他老马一个人就要了42000的位置。此外,还有亚马逊的贝索斯也申请了3000多颗。此外,美国NASA以及欧美的一些亿万富翁都在抢占这个空间资源。大家想想,轮到我们的时候,还有什么?
二、给天文探测带来不利影响。
星链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像镜子一样反射太阳光,离地面又近。地面上就可以用肉眼看到星链卫星。所以,这对天文观测是有巨大的不利影响的。
三、产生海量太空垃圾。
这些小卫星会有3%的比例出现故障,此前就有一批因为受到太阳风暴的影响,发上去49颗有40颗报废。这些废弃的卫星,就会成为不受控制的太空垃圾。他们只要受一点点其他碎片的撞击,就会碎成几千上万的碎片。这样一来,时间久了,太空垃圾将呈几何倍数上升。会严重威胁其他卫星以及空间站的安全。
四、互相干扰信号!
这些卫星一多,以马斯克的激进,会使得其他国家争先恐后地抢占轨道空间。这样,就会使空间利用变得无序化。
这样一来,不同国家之间的近地轨道卫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信号互相干扰的情况。
五、马斯克卫星多,出于各种目的,对其他国家的卫星进行破坏!
马斯克真的搞事情,仗着自己星星多的优势,有意无意地撞其他国家的卫星,然后说不是故意的。假如他占了60000颗卫星的42000颗,他一换一,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18000颗打下来,他还剩下24000颗。所以,到时候,所有国家都要看马斯克脸色了。
说了这么多,只能送给马斯克四个字:不讲武德!
对于不讲武德的人,我们当然有对付他的办法。
首先,告他!
关于那次,星链卫星撞我们空间站的事,我们去联合国把马斯克给告了。然后要求他要遵守《外太空条约》,不要乱搞。
其次,我们会推动建立专门的国际机构,来规范近地轨道空间的合理利用。
世上担心马思克一家独大的人很多,会有不少人支持这样做。这样,将来马斯克就不能想发射多少就发射多少了。
第三,好话不听的话,那只能动手了。
我们把马思克部署的卫星给拖离轨道!不要以为这是在开玩笑!我们真的做过这样的事,不过是拖自己的卫星。
2022年1月底,我们的SJ-21离开自己的轨道,然后跑到一颗北斗卫星的轨道上,捕获了这颗北斗卫星,然后将这颗卫星拖离了轨道。最后呢,这颗SJ-21又回到了自己的轨道,安安静静地工作着。
所以,如果老马的卫星不老实,四处乱窜,我们只能正当防卫了。
再说,我们对近地轨道的卫星,可不是只有捕获一个方法来对付:打下来!
我们早在2007年就有过反卫星导弹试验,轻松将在轨卫星打下来。而且,我们这些年也有在布局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我们的能力上限是打小行星!所以,打卫星,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第四,也发好多好多的卫星!
我们也申请了12992颗的卫星发射计划。一箭多星的技术,我们也有。短期内发射成本是偏高,但是,我们也在去年5月,成功试验了火箭回收技术,回收精度达到0.5米的级别。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实现火箭重复回收利用。
而且这个是先到先得,我们有了名额,可以慢慢发射。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12992颗,数量没有马斯克的多,但是我们无论是体积、信号强度、带宽、功能性,都远非马斯克的卫星可比。
写在最后:
马斯克的星链,即使真的上了42000颗,也不会影响目前通信运营商的4G、5G等无线通信网络,以及光纤宽带网络。
因为,要用到星链系统服务,要用到专门的终端设备。目前所有的手机,也是不支持星链系统的信号接收的。
所以,星链不会影响大家刷抖音,也不会影响大家每个月5万块的收入。
但是,网上很多人把星链吹到天上,我也担忧祖国未来的发展。所以,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大家不要以讹传讹。以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原创文章,作者:军事历史小专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27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