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生产新式战机的同时,对老式战机进行升级改进,也是提升空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以美方为例,其在生产F-22、F-35的同时,也对其400多架F-15机群进行了升级改进,逐渐换装了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美方本打算将其部分F-16机群也升级成AESA雷达,但最终因各种原因作罢。
像英、法、德等几个欧洲空军强国,这些年也逐渐的将台风战机的机械雷达换成了AESA雷达,将阵风战机的PESA无源相控阵雷达换成了AESA。日本正在进行其100来架F-15战机的AESA升级计划;韩国计划对其F-16战机进行AESA升级;而难以购买新式战机的台方,能够将老式的F-16升级为AESA雷达的F-16V,已经可以够其吹10年了。
比较坎坷的是俄罗斯,因资金和技术问题,除了10来架苏57装备的是AESA雷达外,像苏35、苏30SM,装备的还只是PESA雷达。当然,苏35的雷达性能还是不错的。
可以说,除了隐身战机外,装备AESA雷达,已经是目前世界主流的4.5代战机的高端。
中方目前正在大量生产歼20、歼16、歼10C等先进战机,均装备了AESA雷达,合计数量已达600-700架。这个数量,已经是英、法、德、日等各传统空军强国战机总数量的2倍左右了。此外,中方还有50多架装备PESA雷达的歼10B,以及24架苏35。
中方有260来架的歼11B/BS,这几年正在逐渐换装AESA雷达。歼11B系列的换装,拉开了中国老式的4代机,升级成AESA雷达的大幕。
“白头”版的歼11B,被认为换装了AESA雷达
最新消息显示,歼10A也开始了换装AESA雷达的测试:
这款雷达应该是航空工业607所的JKL-24风冷有源相控阵雷达。中方有340来架歼10A/S,从2003年一直生产到这几年。前面批次的歼10A,已经到了延寿、大修的时期。这个时候顺便进行雷达等设备的升级,正好。我们暂时将其称为歼10AG。
相对于前面的平板雷达,风冷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使最大探测距离增大50%以上,而且重量轻、成本低。换装后,歼10AG对典型战机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80-200公里,多目标攻击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等,都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伴随着雷达的升级,歼10AG的武器系统、电子战系统、座舱显示系统、数据链等,也将随之进行升级换代。前面我们已经见过歼10A/S挂载PL-10格斗弹的照片:
换装后,歼10AG的雷达探测距离,就完全可以支持PL-15这种中远程空空导弹的作战了。换装后的歼11BG、歼10AG,其作战能力将接近4.5代的歼16、歼10C,达到4.5代水平。
目前还不清楚中方打算升级多少架歼10A/S,但这却是一个好的开端。中方还有几十架苏27,100来架歼11,不到100架的苏30MKK/2,这些战机服役时间更早(2000年前后),机体寿命也更短些,已接近退役,大幅度升级的价值不大,到寿之后退役就是。
如此一来,后面中方的战机机群,将主要由5代隐身战机和4.5代战机组成。这样一个庞大机群,不仅规模接近美方,是俄、法、英、日等国的几倍甚至6倍以上,在平均性能方面也将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中方空军的作战能力,也将得到再次的跃升。
作者:晨曦防务
原创文章,作者:晨曦谈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2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