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二〇〇二年,安徽蚌埠市的某家殡仪馆内,来了个新员工,起先很胆怯的她不知道,后来她会成为一支全部都是女孩的殡仪馆服务队的领头人。

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们为“七仙女”。

换做常人,一般都不会将“七仙女”和殡仪馆联系起来,可这位七位女孩子却是不走寻常路,硬是在殡仪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她们一年要接至少五千场遗体告别仪式,每天都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尸体

有的可能缺胳膊少腿,有的可能面部损毁,但她们丝毫不畏惧,反倒是带着敬畏之心完成每一场仪式。

在她们眼里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而在这“七仙女”却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她们的队长——李晓婷。

一、告别逝者,敬畏生命

二〇〇二年,李晓婷正式加入殡葬行业,此时的她未满二十,放眼整个殡仪馆,她是最年轻的一位服务员。

在殡仪馆工作两年多后,蚌埠市殡仪馆成立了一支服务队,李晓婷也在其中,虽然在服务队中,李晓婷年龄并不是最大的,但她却是资历最老的。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从殡仪馆服务队成立的那一天起,李晓婷就担任起了队里面最熟悉冻尸和棺材的领头人。

一般人都不会和殡仪馆有什么交集,除非是家中有至亲离世了,在有需要殡仪馆的时候才会找上门来。

除此之外,基本是不会有人愿意到殡仪馆来,大家都普遍认为殡仪馆的阴气重,不吉利。

可李晓婷并不这么想,待在殡仪馆里,每天接触最多的便是尸体,每次为逝者进行告别仪式时,李晓婷就会去了解一个人的生平,在短暂的时间里感受逝者的一生。

一场遗体告别仪式看似简单,但其实需要做大量的功课,不然无法呈现出让逝者家属满意的仪式。

在服务队接到需要进行告别仪式的通知后,李晓婷就会率先查看逝者的生平,根据生平写一份告别仪式的主持词。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这份主持词李晓婷需要熟记于心,因为正式进行告别仪式时,李晓婷是脱稿主持,这样的习惯她坚持了二十一年。

在李晓婷心里,将这份主持词铭记于心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日常的遗体告别仪式基本都是李晓婷做主持,因为她有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加上她在主持时能够保持吐词清晰,字字分明,让逝者家属即便是闭着眼睛也能听清她在说什么。

很多时候,李晓婷担任的角色不仅仅是主持人那么简单,她还要负责仪式上背景音乐的选择,以及整个仪式会场的场景布置,既不能太单调,也不能太浮夸。

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了,李晓婷才能放心的主持,因为一个好的环境加上背景音乐,更能渲染出现场的气氛。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虽然李晓婷并不追求过度的悲伤,但有时候会场的气氛出不来,整个告别仪式就算是搞砸了。

对于逝者来说,李晓婷是别样的存在。

尽管生前并未见过,但李晓婷每每与逝者告别时,都像是送走一个自己多年的至交好友。

其实在遗体告别仪式之前,逝者的容貌很多都已经是无法辨认,甚至有的较为严重的,根本都拼不齐一具完整的遗体。

为了告别仪式上能给家属一个完整的遗体,李晓婷还需要和她的同伴们一起对遗体进行修复和美容。

对于肢体已经僵化的遗体,李晓婷需要将他们的部分身体搓热,以使得遗体摆放平整。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而对于面部上有损毁的遗体,李晓婷通过遗体修复,帮助他们尽可能的恢复原貌。

李晓婷需要先找到逝者生前的照片,对着照片,对有损毁的面部进行美容

该缝补的地方需要缝补,有的血肉模糊的地方,李晓婷也需要将其处理干净,不能让逝者家属看到这样的遗体受到二次伤害。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才算是正式进入遗体告别仪式的准备阶段。

而这样的工作,李晓婷一干就是二十年,无怨无悔。

即使遭受过许多的冷眼和嘲笑,也面对过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但这都没有使李晓婷就此放弃,反倒是更加坚定自己所做的工作。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在李晓婷看来,正是因为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所以大家都不了解这个行业,那自己更不能轻易就说放弃。

二、从业二十年,无愧于心

在李晓婷的从业生涯中,接过大大小小的遗体告别仪式,有的只是普通老百姓,有的是地方官员,甚至还有外国的逝者。

尽管这些人的身份上有差异,但在李晓婷看来,生命无分贵贱,大家死后都是化作一摊灰。

因此,对待每一位逝者,无关乎年龄,无关乎身份上的高低贵贱,李晓婷都是一视同仁,做好每一场遗体告别,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蚌埠市殡仪馆服务队成立短短几年内,就打响了名号。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她们起初还不太熟练,在一次又一次的配合下,七个人的默契值越来越高,工作的完成度也越来越高。

很多逝者家属都是慕名前来,点名要蚌阜市殡仪馆的“七仙女”为他们做遗体告别仪式。

在这些逝者家属眼中,能够给他们的亲属以最大的尊重就是好的告别仪式,而“七仙女”做到了。

2005年,“七仙女”就曾接到过一场外国人的遗体告别仪式,这也是她们第一次为外国人进行遗体告别。

逝者是当时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区的总经理,他因为一场意外而失去了生命;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逝者死前遭受了严重的撞击,面部损毁较为严重,眼球都已经破裂。

而委托“七仙女”去进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是安徽滁州市的市委市政府,毕竟是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逝世,因此遗体告别就显得非常重要。

李晓婷也十分明白这一点,在前往滁州之前,就先与同事们了解了这位逝者的生平。

来到现场后,李晓婷和同事们立即对遗体进行美容和修复。

该逝者的面部损毁比李晓婷想象的还严重,并且她们七个人都只做过亚洲人的仪容修复,并未做过欧洲人的。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本以为,修复的过程都大差不差,可实际操作中,李晓婷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因为李晓婷发现,欧洲人的颧骨一般都比较突出,整个面部轮廓非常的清晰,与我国相对扁平柔和的面相相差很大。

并且,欧洲人的肤色偏白,跟亚洲人的肤色不太一样。

如果要对逝者进行美容的话,首先就需要调制出适合欧洲人肤色的涂料去进行填补面部

“七仙女”中主要负责遗体美容的耿梅娜立刻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询,加班加点配制出了跟欧洲人肤色更为接近的涂料。

经过了数十个小时的遗体修复后,逝者面部与德方提供的照片基本一致,这一点也得到了对方的夸赞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遗体告别仪式上,虽然不会德语,但李晓婷用标准且动人的普通话为这位特殊的德国逝者完成了告别,虽然听不太明白,但现场的外国人几乎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一次仪式的完成,也才让李晓婷深刻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原来是可以这么伟大的。

三、外地出差,含泪告别烈士

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中,李晓婷和她的同事们一直奋战在殡仪的一线,基本上周边各地有任何“疑难杂症”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蚌埠殡仪馆的“七仙女”。

2011年,安徽蚌阜市殡仪馆接到了来自明光市民政局的一通电话,对方希望李晓婷能够前往明光市为一名烈士举行一场告别仪式。

当李晓婷和同事到达现场后,眼前一幕让人无法接受。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在当地负责人的介绍下,她们得知这名烈士名叫朱勇,是一名光荣的军人,年龄还不到二十岁

为了救落水群众,朱勇整个人的身体还保持着生前的状态,由于失去生命体征后在水里长时间浸泡,导致已经出现尸僵,手臂僵硬,几乎已经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

李晓婷似乎能从朱勇的姿势中感受到他生前用了多大的力气去营救落水群众,最后力气用尽,生命一点一点凋零。

为了给朱勇完成一场体面的告别仪式,李晓婷和耿梅娜一起不停地挼搓朱勇的手臂,用自己手掌的余温将手臂的尸僵渐渐放缓。

将朱勇的手臂放置两侧后,耿梅娜又对朱勇的面部进行美容,长期泡在冰冷的水中,朱勇的嘴唇已经发白,面部也看不见任何的血色。

在为朱勇进行穿衣、化妆后,遗体的告别仪式正式开始。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李晓婷拿着话筒站在遗体前方讲述着这位勇敢军人的事迹,他只有19岁,和李晓婷入行时的年纪一样小,但他却用自己的双臂拯救了一条生命。

他的生命停留在了19岁,当他将会永远被人铭记在心里。

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中说过这么一句话: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遗忘才是。

在李晓婷的讲述下,现场所有人都记住了朱勇这位年轻的军人,所以他并没有离开,他永远存在于亲朋好友的心里。

告别仪式完成,李晓婷和她的同事一起返回蚌埠殡仪馆。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返程的路上,李晓婷安静地想着事情,她发现自己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离开了,但他仍然活在人们的心里。

而李晓婷要做的就是要让家属记住逝者最后一面。

四、继续坚持,用心做好每一场仪式

在后来的遗体告别仪式中,李晓婷选择了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去展现逝者的生平,不再只是单单靠自己讲述。

毕竟自己只有短短几天时间,无法真正去体会逝者的这一生,也更无法将逝者所经历的一切都完整的讲述出来。

在殡仪馆引进新的科技产品和技术后,李晓婷决定采用多媒体的方式,以视频、音频、照片的形式去展现。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每次告别仪式之前,李晓婷除了整理主持稿,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去收集逝者生平的一些影音图像。

为了更加真实和完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李晓婷还会去逝者的社交网站上去收集一些图片或者视频。

李晓婷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料都整理成视频的形式展现,配上比较应景的背景音乐,加上李晓婷的讲述;

更能打动逝者家属,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自己亲属所经历的这一生。

当然很多逝者意外死亡,或者是正常的生命衰竭,李晓婷都会视情况而定,尽量制定出一套最适合逝者的告别仪式。

李晓婷常说的,自己的任务就是要让两个世界的人都安心,让已逝的人能够体面的走,让活着的人能够接受逝者的离开,这才是李晓婷工作的意义所在。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事实证明,李晓婷和她的同事们也真正做到了,她们让更多逝者体面的走完生命最后一程,也让逝者的最后一面被家属深深记在脑海里。

与此同时,逝者家属也深深记住了她们“七仙女”。

所以说,尊重永远都是相互的,哪怕再多的人不理解和不看好李晓婷的工作,但至少李晓婷自己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的工作,这就足够了。

在工作中能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赏,李晓婷和她的同事们也感到十分荣幸,原来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从2004年,蚌埠市殡仪馆服务队正式建立开始,这群人就从未放弃过,从零星几人,到现在的几十人,加入殡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

安徽女人干殡葬21年,最熟悉冻尸和棺材,1年5000场告别仪式

2021年,蚌埠学院还派师生前往了殡仪馆参观,这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到殡葬行业

也去了解殡葬行业里面的每一个人,只有对她们的了解增多了,歧视才会减少。

在这次殡仪馆参观中,李晓婷主动担任了讲解员,去讲述整个殡仪馆内发生的大小故事,也让学生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在李晓婷和她同事们的坚持下,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去正视这个行业,去尊重这个行业,也去尊重在这个行业里从事的每一个人。

未来,会有更多像李晓婷一样的殡仪服务员,也会有更多像“七仙女”一样的服务队;

在这一群人的坚持下,总有一天,人们会不再惧怕死亡,也不再惧怕殡仪行业。

-完-

编辑 | 阿琰

原创文章,作者:一品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