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帮助,俄媒并不感念,美国的调子一起来,不是幸灾就是乐祸

俄乌冲突期间,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没有跟随欧美对俄进行单边制裁,而是积极劝和促谈,在俄罗斯面临西方经济封锁时,中国也坚持与该国保持正常的经贸往来,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方的经济压力。然而,面对中国的这些帮助,一些俄罗斯媒体非但不感念,反而等美国的调子一起来,就迫不及待地跟着起舞。

最近,一个来自中国的高空气球偏离预定航线,误入美国境内,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还引发一系列外交问题。随着事件发酵,美国国内的舆论压力大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行程也被耽误。

中国的帮助,俄媒并不感念,美国的调子一起来,不是幸灾就是乐祸

目前已披露的信息显示,这个中国气球属于民用器材,在科研活动中受气流影响而偏航。可是西方却将它与某些“间谍活动”联系到一起,对中国进行恶意揣测。在这种舆论氛围下,中美缓和关系的进程变得更加艰难。而俄新社明知道气球只是不小心走错了路,但还是要来掺和一下,语气中甚至带着幸灾乐祸的味道。在谈及中方处境时,俄新社直呼“美国群众不信任中国”。

该媒体还认为,北京对莫斯科和华盛顿的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信任俄罗斯,还一起制定战略计划;他们不信任美国,想要减少对西方的“依赖”,建立新的全球体系。而美国人正试图阻碍和减缓这一进程。美方向中国提供各种层次的谈判也是实现该目标的手段之一。布林肯访华本应是这场博弈的一个重大举措,但那颗高空气球破坏了一切。文章给出另一种猜测:“气球事件是不是给了美方推迟下一阶段摊牌的理由?”

中国的帮助,俄媒并不感念,美国的调子一起来,不是幸灾就是乐祸

俄新社的评论反映出很多俄罗斯人的心理活动。显然,在布林肯因为气球事件而导致访华行程推迟这个问题上,俄罗斯是相当乐见的。其实莫斯科方面一开始是非常警惕布林肯访华的,因为他这次大概率会和中方官员探讨俄乌问题。有俄媒推测,访华期间,布林肯会力争让中国意识到,他们“对俄方的所谓支持越少,避免中美冲突加剧的几率就越大”。

更重要的是,俄方担心布林肯借这次访华的机会“夹带私货”,在中俄之间埋钉子。为此,俄罗斯媒体提前造势,一边唱衰中美关系,一边放出他们期待中国高层访俄的消息,迫切地对外证明中俄关系的牢固性。

就在俄罗斯各界都在为布林肯访华而提心吊胆的时候,布林肯突然宣布推迟行程,直接就把俄罗斯人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给卸了下来。俄罗斯人心中窃喜恐怕是免不了的,更有甚者,还紧跟美国舆论风向,给中俄造谣,企图对中国进行深度绑定,将其拖下水。

中国的帮助,俄媒并不感念,美国的调子一起来,不是幸灾就是乐祸

近日,《华尔街日报》造谣称,中国对俄特别军事行动进行了所谓的“援助”,中国公司向受制裁的俄企提供所谓的“导航设备、雷达和干扰技术、可用于军事设备的芯片以及其他零部件”。

为了让这个猜测看上去更可信,美媒声称他们对来自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 (FCS) 数据库的 84000 多批货物进行了分析,这些数据涉及相关贸易的供应商、收件人、产品描述、日期、地址等信息,而上述论断就是他们这次分析调查后得出的。

类似这种中国“军援”的假新闻,前段时间欧美也炒作过,当时编的也算是有模有样,但中国不偏不倚的立场国际社会有目共睹,而且俄罗斯和乌克兰方面都一致承认,中国确实没有向俄罗斯提供武器,所以那些谣言的关注度渐渐地也就降下去了。

中国的帮助,俄媒并不感念,美国的调子一起来,不是幸灾就是乐祸

如今,美媒又拿出来炒冷饭,俄媒还跟着附和。《莫斯科时报》在转发美媒报道时,直接以“中国和土耳其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技术”为标题,谎称中国在这些领域“正在帮助”俄罗斯。

作为俄罗斯有名的反对派媒体,《莫斯科时报》一向喜欢和西方亦步亦趋,也看不惯中俄走得近,甚至经常在相关问题上唱反调。若只有这种“惯犯”爱搞事情也就罢了,可连作为俄罗斯国家级通讯社的俄新社,在报道涉华问题时也采取了如此冷漠的语气,这就很难让人接受了。中俄之间的关系确实不错,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容忍俄媒的这些小动作。如果俄媒以为仅凭这些损招,就能影响中国的决定,那就真的打错算盘了。

原创文章,作者:唐驳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1634.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