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了快一年,现在请中国去煮酒,俄罗斯的醉翁之意,恐怕在别处

自去年2月至今,俄乌冲突足足打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个关键时刻,俄罗斯突然邀请中国领导人在春季,也就是俄乌冲突临近一周年之际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按理说,国与国之间的首脑相互访问,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俄罗斯这次选定的日子,确实有点特殊,而且俄方邀请中方到访也绝不是简单的国事访问,背后恐怕隐藏着别的用意。

仗打了快一年,现在请中国去煮酒,俄罗斯的醉翁之意,恐怕在别处

日前,综合《南华早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对外透露,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中国领导人预计会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需要提及的是,前不久,有俄媒报道称,作为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王毅也将于2月20日访问俄罗斯,为中国领导人的莫斯科之行铺路。而中国领导人的到访,也被俄罗斯外交部形容为“2023年中俄双边议程的头等大事”。

仗打了快一年,现在请中国去煮酒,俄罗斯的醉翁之意,恐怕在别处

相信读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清楚,我前两天也写了相关的文章,但当时引用了《鸿门宴》这个典故来形容俄方邀请中方到访事件。现在回想起来,引用《鸿门宴》来形容也不算特别贴切,如果非要拿出一个典故来套用俄方邀请中国领导人访俄的话,倒不如用曹操与刘备的《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来形容更恰当一些。

实际上,曹刘的《煮酒论英雄》和刘项的《鸿门宴》,这两个故事其实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势一方向弱势一方发出邀请;要讨论的都是天下大事,对饮的双方都是不世英雄;强势一方都做好了要掀桌子了准备;最终都让弱势一方逃出了生天。

仗打了快一年,现在请中国去煮酒,俄罗斯的醉翁之意,恐怕在别处

(图注:《煮酒论英雄》插画)

不过,如果直接拿《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去套俄方邀请中国领导人在2月份访问莫斯科这个事情,严格意义上来讲也是不太契合的,因为在这个事情中,强弱双方的地位发生了对调,非要做类比的话,其实更像是刘备邀请曹操过去煮酒。

而且,俄罗斯邀请我们过去,极大概率是有求于我们,届时会向我们提出一些要求的,但曹操当时请刘备过去并不是因为有求于他,更多的只是想近距离地观察刘备这个人,摸清他的想法,看看这位枭雄能否为自己所用,如果发现刘备的野心太大,那就评估一下要不要尽早除掉,以免夜长梦多。

仗打了快一年,现在请中国去煮酒,俄罗斯的醉翁之意,恐怕在别处

可尽管如此,我们也还是可以在典故中找到一些现实的投影。在当今国际上,中俄两国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既然当年的曹操都能和寄在自己篱下的刘备互称英雄,那当今的中俄就更不用说了。

况且,俄乌冲突都快打了一年了,中国眼下对这场战争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俄罗斯肯定是在意的,否则也不会现在邀请我们过去了。毕竟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国家,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上,都足以让人为之一惊,国际影响力也不在美俄之下。

仗打了快一年,现在请中国去煮酒,俄罗斯的醉翁之意,恐怕在别处

当然了,如果说俄罗斯这次邀请我们过去要提出什么要求的话,多半恐怕也和俄乌冲突脱不了干系。争取中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支持,是俄罗斯过去一年来始终都在为之努力的,克里姆林宫没有理由错过这次的大好机会。邀请中国领导人大老远来一趟,普京肯定不只是要吃吃饭、喝喝酒那么简单,俄罗斯要和中国谈的问题可能会有很多,但恐怕没有哪道下酒菜比俄乌更能喝醉人了。

仗打了快一年,现在请中国去煮酒,俄罗斯的醉翁之意,恐怕在别处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论英雄的酒喝着固然豪迈,但我们还是得讲究个点到即止。当年人强我弱,寄人篱下,刘备没有顺着曹操给的杆子往上爬是对的,一山尚且不能容二虎,一个天下又怎么能容得下两个英雄?如今的我们相对美国仍然是弱势一方,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但有些头还是不冒为好。俄罗斯愿意去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争强好胜,就让俄罗斯去吧,我们做事,还是得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谋天下之实,比得一个英雄之名更加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唐驳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inmedia.com/1194.htm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